<
11月19日
今年唯一一次月偏食
也是最后一次月食将上演
本次月偏食食分达到0.
可以说是最接近月全食的月偏食
此次月偏食也是年来
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最接近月全食的月偏食
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太阳到月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被地球掩盖,这就会发生月食。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年一共有两次月食发生,第一次是月全食,发生在5月26日;第二次就是11月19日的月偏食。幸运的是,我国都有部分地区可以观测到这两次月食。
“就本次月食而言,虽然名为月偏食,但它的食分可以达到0.,也就是97%的月面都会被地球的阴影所遮挡,是极其接近全食的偏食,公众完全可以把它当作月全食来欣赏。”杨婧说。
此次月偏食覆盖范围比较广,亚洲东部、大洋洲(除极西部)、太平洋、北美洲、南美洲、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西部、欧洲极西部和极北部、北冰洋可见。就我国来说,本次月偏食于北京时间15时18分迎来初亏,17时03分食甚,18时47分复圆,历时3小时29分钟。
往年的月偏食
月偏食观测指南
月偏食各阶段时刻:
半影食始:14:00:22
初亏:15:18:22
食甚:17:02:54
复圆:18:47:24
半影食终:20:05:28
最大食分:0.
半影食始:月球刚刚和半影区接触,这时月球表面光度略为减少,但肉眼较难觉察。
初亏:月球由东缘进入地影的一刻,月球与地球本影第一次外切。
食甚:月面中心与地球本影中心最接近的瞬间。
复圆:月球完全离开地球本影,与地球本影第二次外切。
半影食终:月球离开半影,整个月食过程正式完结。
11月19日18时20分深圳地区带食月出方位示意图
建议选择东至东北方向无遮挡
视野开阔的地方
在月出前就提前到达观测地点
估算好月出方位
静待月亮的出现
观看月偏食裸眼即可,也可以借助双筒望远镜或天文望远镜进行观看。本次月偏食,可见带食而出,加上大气散射作用,届时可见一轮红月出现在东方低空。去海边观看“海上生明月”也是不错的选择哦!
年5月26日月全食
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本次月偏食全程演示,时间为协调世界时(UTC)
此次月偏食全程时长6小时6分钟,不仅是21世纪最长的一次,也是近年来最长的一次,预计在年2月8日才会出现时间更长的月偏食。
为什么会发生月食?
月亮绕地球公转的轨道——白道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黄道,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有约5°的交角。所以并不是每次月亮运转到与太阳相差°时都会发生月食,只有月亮刚好通过黄道白道的交点时才可能进入地球本影发生月食。这就是为什么不会每个月都发生月食的原因。
为什么会看见红月?
这是因为地球的浓厚大气层把紫、蓝、绿等波长较短的光都吸收散射掉了,只剩下波长较长的红橙色光可以穿透大气层同时经大气层折射到月亮上,从而我们能看到地影里的月亮呈现出红色。
如何拍摄“月食”
“月轨摄影
如果采用拍摄星轨的方式拍摄月食,除了能记录到月球运行的轨迹,还能记录到月食的光度连续变化。拍摄月轨最好选用广角镜头,并且要估算好月食开始到结束时月球的位置,才能将镜头位置调整好,以便在同一影像内记录下整个月食过程。
年10月8日月食,拍摄于重庆,拍摄:周雁南
“间歇摄影
与月轨摄影类似,都是固定机位摄影,但曝光参数会根据月食的阶段不同而做相应调整,使得每张月球都得到正确的曝光,通常每张照片之间会相隔一个固定的时间。间歇摄影主要反映的是月食各阶段月球的状态以及运动轨迹。
年5月26日,珠海大剧院月食串,摄影:肖建柏
长焦拍摄
如果想拍出本次超级月食的意境,最好就是使用长焦镜来拍摄。长焦镜头可以将月球放大,特别是配合上有趣的地景,将会得到一张特别优秀的月食照片。
年5月26日,红月下的天文台,摄影:饶骏
地影拍摄
拍摄月食时候的地影(地球本影)是月食摄影中一种比较有趣的类型,这种摄影通常会使用长焦镜头,同时需要用到赤道仪,利用赤道仪的追踪抵消地球自转所造成的星月移动,隔数分钟曝光一次,最后进行软件合成。这种摄影类型主要是反映月球进出地球阴影的景象,并且可以显示地影的大小与位置。
今天傍晚,一起围观
本年度最后一次月食
如果拍到红红的半个月亮
欢迎给广仔投稿哦!
News
原标题:《年来最长的一次邂逅就在今天!下班放学请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