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特朗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白宫正准备颁布一项行政命令,以降低美国的药品价格,使其成为全球最低价。
特朗普再次向美国药企开火了!
业界预测,“行政命令形式”的药品降价,会不会预示着美国式“4+7”的到来?
多年以来,其他国家支付的药品价格只有美国药价的60%或70%,为什么其他国家,就可以比美国少付药价?”
——美国总统特朗普
▲美国总统特朗普
药企纷纷在美国“敛财”全球医药格局下
全世界哪个国家的药品市场价格最高?最客观的答案是:美国。这似乎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美国高药价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去看全球Top10的制药公司的财务报表,就会发现几乎每一个制药公司在美国的销售额达到近全球销售额的三分之一以上,也就是说占世界人口不足二十分之一的美国人在药品花费上接近于地球三分之一以上的药品花费。
▲全球制药企业Top10全球及美国营收
其中在美国营收Top3的是辉瑞、强生、罗氏。营收最低的是葛兰素史克,美国区占总营收最高的是安进(73%),最低的是赛诺菲(32%)!
1、辉瑞制药(Pfizer)
年制药营收(百万美元):
美国区营收:
占总营收:47%
“全球大药厂”辉瑞在美国扎根已有年,如今业务布局全球约个国家和地区!
其年单单在美国营收就高达.29亿美元,是在美国营收最高的药企,占总营收的47%,近全球一半的收入!
2、强生制药(JohnsonJohnson)
年制药营收(百万美元):
美国区营收:
占总营收:57%
强生在美国有近年的历史,产品畅销于个国家及地区!
强生年“多点开花”,肿瘤、免疫、肺动脉高压、神经、心血管等多个产品以双位数增长。其在美国区营收.86亿美元,位居全球药企美国区营收第二位,占总营收57%。
3、罗氏制药(Roche)
年制药营收(百万美元):
美国区营收:33
占总营收:53%
作为Top3中唯一一家外来的巨头,罗氏凭借三张王牌,在肿瘤市场独领风骚。但是由于生物药与专利到期的到来,其三大王牌受到不小的冲击。
罗氏年在美国区营收.33亿美元,仅次于强生,占总营收53%。
其它7家制药巨头美国区营收约占总营收三分之一以上,最高的达到三分之二以上。
美国药价为何如此之贵?
根据美国最新报告显示,今年已有多种处方药的价格平均上涨了6%,近四分之一的美国人难以支付其药品费用,并且这种现象还将会加剧。
这种速度上涨的药价让美国人崩溃,被几家药厂巨头垄断并且受专利保护下的的医药市场也让后来者望而却步。
美国居民医疗开支负担很重,大约一半美国人拥有高免赔额的医疗保险,免赔额在许多情况下超过美元。但是许多人在用足每年的免赔额度之前,必须支付全额的药费。
那么,美国药价又为何如此之贵?首先,你要理解:在美国药物到病人手中的过程与其他国家并不相同。
就中国而言,新药研发成功准备上市前,政府部门先确定是安全、有效,监管机构要进行评估,看看药物是否有价值,是否有过多副作用,是否已经有了类似的药物,是否还有更廉价的选择。
新药获批上市后,接下来就是政府进行药价谈判,新药必医院准入,医院采购谈判议价。
为了扩展市场,进一步降价,国家鼓励新药进医保目录、带量采购等等,以量换价,价格就通过多种形式降下来了。总的来说,中国的药物由政府部门介入商定或通过调整医保覆盖范围的方式来调控。
而作为发达国家代表的英国,药品被进行安全评估后,政府会替国家购买、供应药物,有点像批发折扣,政府可以获得更低的价格购买药物,让英国公民可以获得更便宜的处方药物。
让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美国的药品是自由定价政策,药企可以自由定价自己生产的药品,政府不得干预。也就是说:药物进行安全评估,确保药品是安全的这就可以了!药物由药企直接卖给患者,以市场为导向。
当然了,这也源于年,美国民主党议会推行医保处方药福利,自此医疗保险(Medicare)失去商定药价的权利,美国没有统一的国家医疗系统去跟各制药企业议价。同时,医疗补助计划必须无条件覆盖FDA批准的所有药物。
这种政策导致的结果就是:药价过高!政府又无权干预药价,而仅通过市场降价相比于政府降价与市场导向结合要难的多。
并且美国不同州关于药品的定价也不一样,据美国公共利益研究集团的最新报告显示:相同作用效果或同一种处方药的价格可能会因为你在哪里购买而出现数百美元甚至数千美元的差异。
▲在美国相同或相似药物不同的价格
例如:在俄亥俄州,同样的吸入器在一家药店卖11.99美元,在另一家药店卖美元,相差近美元。在北卡罗来纳州,相同作用效果的降低胆固醇的仿制药价格可能是7美元,也可能是美元。
另外,政府支持下的药企垄断,也是导致美国处方药药价奇高的重要原因。
为了鼓励创新,美国引进专利体系,制药商可垄断药物专利权达20年及以上,且拥有罕见病药物等的独家经营权。而且FDA对仿制药的审批时间过长,延缓了仿制药在美国的上市!
原研制药商还可以通过“有偿延迟协议”向仿制药申请企业交纳高额的延迟补偿金,来延长其到期专利药的独家销售时间。
这些都让原研药在美国成为“宠儿”!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美国药价昂贵,但推动了创新,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物不断推陈出新。
药贵总比与无药可医要好!
特朗普的“美国梦”
此次不是特朗普第一次与美国药企对着干,上台以来,降低药价一直是其政治目标之一。
年,当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的时候,着重谈及美国药价过高的问题,并承诺:如果当选美国总统,就会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药价。
年1月,特朗普打败竞选对手希拉里正式入主白宫,并开始其”大刀阔斧“的药价改革。
年5月,为解决高药价问题,特朗普推出一份44页的《美国病人优先》计划蓝图,通过更强硬的药价谈判、刺激仿制药与原研药的市场竞争、抨击流通环节的加价现象,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医疗服务价格公开透明化以倒逼药品降价。
《美国病人优先》计划公布两个月后,年7月,辉瑞选择首先打脸特朗普,宣布提高种药品的价格,幅度超过10%。
年7月9日,倍感脸疼的特朗普在推特上说,“一些制药公司应该为药品涨价而感到“羞愧”。他们只是利用穷人和其他无力自卫的人,同时却向欧洲等地区的其他国家提供低廉的基础价格。我们会作出回应!”
随后辉瑞决定暂缓提高种药品的价格的决定!
即使在如此“严词厉色”下,药品降价也是收效甚微!那么,美国近几年药价改革效果如何呢?
美国媒体调查了六大类40种类常用药,从年特朗普宣布竞选总统以来,到年,近3年的药价变化。
结果发现,这六大类常用药的价格一直是在不断上涨的,没有得到控制。
其中,
自身免疫类药物,比如治疗风湿关节炎的,这一类药物的涨幅为40.1%,是六大类中最高的;治疗癌症药物排第二,涨幅为30.9%;治疗多发性硬化药物排第三,涨幅30.6%;哮喘和慢性阻塞肺病的药物涨幅为27.7%;糖尿病药物涨幅为25.6%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排第六,上涨24.7%。这些药物价格涨幅的速度远远超过了美国社会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5.6%,也就是说,药价上涨的速度远高于一般消费品。
*消費者物價指數(英文:consumerpriceindex,缩写作CPI;亦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经济学上,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
从单个药品来看,艾伯维“药王”修美乐涨幅最高,达到52%,其次为拜耳癌症药物索拉非尼上涨了51%、安进与辉瑞主打的生物制品依那西普上涨51%左右!
拿拜耳癌症药物索拉非尼为例,每一片药丸的价格都高达.59美元(约元人民币),一个普通患者,服用一个月的索拉非尼,大概需要花费美元(约合12.5万人民币)。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无疑是“天价药”。
在短暂的药价上调过度后,紧接着11月初,诺华、拜耳、艾尔健、阿斯利康与Biogen等30家药企决定在今年1月上调药价。特朗普对于控制药价上涨的承诺成了一张“空头支票”?
但特朗普也是为控制药价“操碎了心”!
本月开始,美国要求制药公司在电视广告中披露药品价格,特朗普称赞这一措施具有“历史性的透明度”。
但随之而来的是默沙东、礼来和安进等制药商联手美国广告主协会,向HHS以及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发起的联合诉讼!纷纷要求撤销在电视广告中公布药价的决定。
而此次,特朗普宣布将“以行政命令的形式”降低药价、直至全球最低。如此高调的方式降低美国药价,又将招致美国药企怎样的应对呢?
美国药价昂贵是历任美国总统头疼的问题。或许有人会说,特朗普此次的高调降低药价,就是为了“还愿”!而美国式“4+7”可能是其考虑的范围。
毕竟特朗普在年总统竞选活动中的口号是——为美国人民谋福利,降低药价。
转眼近4年,将面临又一场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能否实现其“美国梦”,重获美国人民的支持与信任,再次入主白宫?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