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了,1号台风!
昨天晚间,今年第1号台风“黄蜂”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代表着今年台风季的大幕就此拉开。
从卫星云图来看,台风“黄蜂”云系对流旺盛,正在努力生长。
迟到两个多月,为啥?
据统计,年以来:
最早生成的第1号台风是年第1号台风“艾丽斯”,于当年1月1日08时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
最晚生成的第1号台风是年第1号台风“妮蔻儿”,于当年7月9日14时在南海东北部海面生成;
第1号台风生成的平均时间是3月7日。
也就是说,今年的1号台风生成要比平均时间晚了两个多月!
为什么今年会晚这么久?难不成也是病毒影响推迟复工?
来看看科学的解释吧。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董林表示,由于赤道中东太平洋厄尔尼诺事件,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面积偏大,西北太平洋的海温和大气环流条件都不利于台风生成,因此今年第1号台风生成略偏晚。
对我们影响大不大?
除此之外,我们最关心的还是1号台风的影响。
目前来看,“黄蜂”不会登陆我国。
其外围云系是否会影响东南沿海制造风雨,未来仍需要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