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会点燃女人的心,让女人近乎疯狂地盲目,保持清醒变得难能可贵”。
作家梁实秋如是说道。绝大多数情况下,因为女人的天生感性,生理上又处于相对弱势方,在爱情里受伤害的往往都是女人。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一场失败的恋爱或婚姻,女性付出的代价要更沉重。这样的代价却不只是那些来自心灵上的创伤,也有那些让人谈之色变的疾病,这其中就包括艾滋病。
虽然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艾滋病已不再是绝症,现有的治疗措施已经可以让感染者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社会对于这些感染者的歧视却从未消失过。那些感染了艾滋病毒的人们就像是永远在黑暗里行走一般。
一位女大学生主动站在聚光灯下向所有人讲出了自己的过去。
朱力亚于年出生于西安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年轻时那为爱私奔的经历深深烙印在朱力亚内心,这也让她形成了为爱可以不顾一切,“爱情至上”的观念。
大概是爱情的来之不易,再加上生活的不容易,从小的朱力亚就被父母深深疼爱,也为了女儿将来的成长殚精竭虑。为了让女儿上学谋出路,父母砸锅卖铁,全力支持女儿的学业。不负众望的她也成功的于年被湖北的一所中专所录取,两年后的她进入武汉某所高等院校继续读大学。此时的她俨然是家人、老师心中的骄傲和学弟学妹们眼中的榜样。
一个外籍黑人留学生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她的一人。
在一个不经意的下午,正在拿着CD学习英语的朱力亚偶遇到了不善中文的外籍留学生马浪。或许是天意,也或许真的如她所说“爱情来临了”。总之,那是他们第一次相遇,也才有了以后的事情。那天,两个人互换了联系方式。如所有“爱情的诞生”一样,接下来就是马浪对朱力亚的疯狂追求,而朱力亚也很快沦陷在甜言蜜语里,两人也开始了同居生活。
在那一次次无保护措施里,一个名为“艾滋病毒”已悄然盯向她。
而被爱情蒙蔽双眼的朱力亚其实并不知道,她深爱的马浪对他并不坦诚,甚至是一名十足的骗子。因为他或许自始至终都是“谎话连篇”,因为不光他自己的所有的信息都是造假的,而他来中国之前已经在当地结婚。马浪说自己来自巴哈马岛国,但事实上他来自非洲赞比亚。更可怕的是,马浪在明知道自己有肺结核和艾滋病的情况下仍然和朱力亚发生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
在年初的时候,马浪出现了肺部感染的症状。朱力亚在没多久后也出现过一次莫名其妙的发烧,此时身陷爱情中的朱力亚并未有任何警惕。是的,她依然被眼前的黑人男人所吸引着。撑到年开学,马浪肺部感染的情况并无改善的迹象。
在朱力亚的关切之下他只是简单说了句要去北京,此后便杳无音讯,人间蒸发。
再后来到了年4月3日的那个下午,当学校对外交流部门的老师找到朱力亚的时候,朱力亚甚至还在为男友的安危担忧。老师告诉她:马浪已经艾滋病发,回国后没多久就去世了。而朱力亚也在第二天被确诊感染艾滋病。我们并不曾知道,此时的她内心是何等的难受。对于这段恋情,朱力亚付出了自己所有的东西。有记者问:“你觉得现在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
万念俱灰的朱力亚则回应道:“我没有资格谈幸福和人生了,现在只能活着。”天性善良的朱力亚总想着要做些什么。如世人所知一样,她最终决定公开自己感染者身份,她用出书、演讲的方式在各大学校之间巡回,也唤起公众对于艾滋病毒感染者这一群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