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人类一直未攻克的疾病,曾经一度被认为是死神的化身,在过去的40年里,夺去了众多鲜活的生命,它就是人人闻之色变、避之不及的传染病——艾滋病。
这个直径只有纳米的小小病*是如何攻击人体?何时疫苗才能面世?我们又该如何避免感染艾滋病?今天,就和胖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世界上第一例艾滋病发现于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正式对其进行了报告。年,这种疾病正式被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简称为艾滋病(AIDS)。我国于年首次发现艾滋病患者,但是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艾滋病病*早在年就已经出现在了我国,并感染了我国公民。
艾滋病病*又被称为HIV病*,病*的基因组是两条相同的RNA。我们在学习生物知识的时候就知道了,相比于DNA的双链结构,RNA的单链结构更容易发生基因变异,这也成为了HIV的一个显著特点。在病*复制产生子代的过程中,其遗传物质会发生高度改变,导致它的基因组比已知任何一种病*基因都复杂。这个特点不仅是HIV在免疫和药物压力下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病*难以消除的主要原因和疫苗研制的主要障碍。
HIV病*来源:澎湃新闻
更棘手的是,从HIV的名字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这是一种针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病*,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对象,从而使人丧失免疫功能,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提高恶性肿瘤的病发率和病死率。
艾滋病病*感染者的血液样品来源:新华社
相对于它强大的破坏力来说,其传播途径较为单一,主要是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艾滋病在我国诞生初期,得病的人大部分都是由于注射*品和血液制品污染。但是现在,性传播正悄然成为我国艾滋病的最主要传播方式。其实艾滋病病*相当脆弱,它一旦离开宿主,几分钟内就会死,所以,它的传播一定是要通过短时间近距离才能完成,这也为我们防止艾滋病提供了有利条件。
HIV侵入人体后,会经历一段平均时间为8-9年的潜伏期,在艾滋病病*潜伏期内,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这类人群被称为艾滋病病*携带者。等到病*瓦解了人体的免疫防线,患者的病情会急剧恶化,迅速患上各种感染病和癌症,处于这个阶段的人群,才会被称为艾滋病患者。
HIV病*的复制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病*进入细胞,然后病*的RNA基因开始逆转录合成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上,接着在宿主细胞内开始转录合成新的mRNA,mRNA再合成新的病*蛋白,组装新的病*颗粒,最后进行病*的扩散和转移。
HIV病*复制过程来源: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到目前为止,艾滋病需要终生服用抗病*药物,而药物价格普遍较为昂贵,很多患者都不会主动购买,甚至有人买不起。为此,我国出台了“四免一关怀”*策,其中“四免”指的是: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治疗药物;实施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对艾滋病患者的孤儿实行免费上学;对艾滋病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药物治疗,减少母婴传播。“一关怀”指的是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纳入*府救助范围,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并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患者参加生产活动。
我国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药物治疗手册,推荐使用美国FDA批准的六大类抗病*药物,分别为: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蛋白酶抑制剂(PI)、整合酶抑制剂、融合抑制剂和辅助受体拮抗剂。其中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非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用来抑制病*RNA的转录过程,蛋白酶抑制剂抑制新的病*蛋白的合成,整合酶抑制剂阻碍病*合成的DNA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的过程,剩下两类则是抑制病*进入细胞的过程。
来源:澎湃新闻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混合药物疗法是对付艾滋病的最有效治疗方法,既可以阻止艾滋病病*繁殖,又可以防止体内产生抗药性的病*。因为这种方法是把不同的药调在一起,就像调鸡尾酒一样,因此,也被称为“鸡尾酒疗法”。此方法由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提出,通过至少三种抗病*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艾滋病,可以减少有单一用药产生的抗药性,最大限度地一直病*的复制,使被破坏的机体免疫功能部分甚至全部恢复,从而延缓病程进展,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除此之外,科学家们也在积极研发HIV疫苗。
泰国研究的“RV”实验,该疫苗以金丝雀痘病*为载体,以gp蛋白加强免疫反应,形成联合免疫;美国研制的“Mosaic”疫苗,用镶嵌的方式进行疫苗设计,能够诱导机体产生针对多种HIV*株的免疫反应,增强了机体识别不同HIV*株的能力,以应对HIV的高度变异;日本研制的“SHIV-Ag85B”疫苗,可诱导对致病性SHIV(通过减*的猿猴人类免疫缺陷病*)产生强烈的无菌免疫反应;以及我国研制的以“复制型痘苗病*天坛株(我国消灭天花的疫苗株)为载体研制”的疫苗等。世界上各个研究团队对于疫苗的研究从没有放弃,但是科研是仍重而道远的,我们应该对此持有谨慎乐观的态度。
来源:北京日报
此外,年11月15日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拉贡医学研究所免疫学家徐宇研究团队在《内科医学年鉴》上针对世界上第二例未经治疗而自愈的艾滋病病*(HIV)感染者情况进行了报道。
去年8月,被称为“旧金山患者”的洛伦·威伦伯格成为全世界第一例自然自愈的HIV感染者。这名患者的基因组中没有发现完整的HIV病*序列,这表明她的免疫系统或已清除了HIV病*库,科学家们将这种现象称为清除性治愈。徐宇研究团队对这名患者的数十亿个细胞进行了测序,但未找到任何可用来制造新病*的HIV序列。这是已知的第一例无须干细胞移植的清除性治愈病例,相关论文曾在线发表于年《自然》杂志上。
研究人员表示,这两名患者都有一种共同的特定杀伤性T细胞反应。如果能够理解这种反应背后的免疫机制,他们就有可能开发出治疗方法,促使其他患者的免疫系统在感染HIV的情况下模仿这些反应,实现清除性治愈。
随着通过对疫苗以及相关免疫机制的不断研究,艾滋病这个无解之题在不久的将来终会迎来它的答案。
来源:环球时报
在没有特效药以及疫苗的今天,防控才是第一要务!只有正确认识艾滋病,才能做到有效预防和控制。中国科学技术馆三层“科技与生活A厅”陈列有相关展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学习。
中国科学技术馆展品《敞开大门的躯体》
今天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希望大家和胖科一起为终结艾滋病、向“零艾滋”而努力前进!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