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所有人其实就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不要以为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身处和平年代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联合国成立了将近五十年的二十世纪末,在非洲中部靠近赤道偏东的一个小国家,竟然会发生惨绝人寰的百万大屠杀,直到我看了《卢旺达饭店》这部电影。
这部影片由英国,南非,加拿大和美国于年共同拍摄,由唐·钱德尔主演,还有《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里昂大叔客串出演。它在豆瓣上得到了8.8的高分,并获得奥斯卡金像奖3项提名。
它取材于发生在年的卢旺达大屠杀,以此为背景,以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主人公保罗·卢斯赛波吉纳——一位胡图族饭店经理,在种族仇杀中设法挽救位图西族和胡图族难民的故事。
保罗·卢斯赛波吉纳在乱世中担任着一家四星级饭店的客房经理。
一开始,他将饭店打理得井井有条,与周围人融洽相处,家庭幸福美满,过着小资生活。
他还十分乐观,对局势心存期望。开头的生动有趣和后来的跌宕起伏形成了鲜明对比。
自年卢旺达宣布独立后,国内两个不同种族——图西族和胡图族,冲突不断,矛盾愈演愈烈。
年,一辆载着卢旺达胡图族总统和布隆迪总统的飞机被火箭击落,两国总统同时罹难。
这件事情成为图西族向胡图族实施种族清洗的借口,最终演变为百万大屠杀的导火索,令世界震惊的人间惨剧就此拉开了序幕。
当一个国家陷入了疯狂,世界也闭上了眼睛。
在各国利益角逐的世界舞台上,没有谁会为了卢旺达这样缺少利用价值的小国家损害自身利益。
影片中,当动乱发生时,欧洲国家撤离了酒店中的所有记者和欧洲人,维和部队也不会保护他们。他们被世界“遗弃”了。
在面对送白人离开饭店的公车时,站在雨中的人们那么无助和绝望,当白人的一只宠物狗都能上公车时,画面又显得那么讽刺。
在这至暗时刻,保罗却敞开了大门。
保罗的妻子和亲戚都是图西族人,一开始,他周旋于各路权贵之间,只为在关键时刻能够保全自己和家人,他并不认为自己有能力救其他人。
但是随着局势的严峻,他发现自己无法舍弃那么多的生命,所以他丧尽家财去贿赂军官,为难民挣一个活口。
在绝望关头,卢旺达饭店成为了卢旺达人唯一的避难所。保罗让酒店里的难民给所认识的国外的权贵打电话,“让世界感到羞愧而采取应有的行动”。
经过不断的努力,饭店里的位卢旺达难民最终获救。
保罗就像是非洲版的辛德勒,有自己不自知的正直和善良。尽管在危机关头他会首先考虑家人的安危,但他是一个勇敢的人,他身上闪现处的人性的光辉,那么耀眼。
影片之所以让人感觉这么难过和绝望,最重要的原因是这是上个世纪在这个星球上真真实实发生过的惨剧——在短短一百天内,卢旺达万人被自己同胞残忍杀害。
这是什么造成的?
矛盾的深层问题是欧洲的殖民统治。
卢旺达先后被德国和比利时入侵,比利时殖民者为了巩固在卢旺达的政权,刻意制造了卢旺达内部民众的矛盾。
他们人为地将卢旺达人根据自己的审美和喜好分为了胡图族和图西族。
“比利时人利用图西族统治国家,他们离开后,又把政权交给了胡图族,当然胡图族人被镇压多年,便对图西族的政要采取了报复行为。”
欧洲的殖民统治虽然结束了,但它所遗留下的这颗毒瘤却让上百万的无辜者失去了生命,这不单是卢旺达的灾难,更是全人类的灾难。
卢旺达的灾难不是历史的偶然,是政治的必然。作为普通人,我们该如何防范?
首先,不让民族情节成为犯罪的保护伞。
种族间的矛盾在国际社会中似乎是一件很无解的事,虽有西方国家煽动,但平民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情绪才会拿起武器对准自己的同胞呢?
大概事因为恐惧,胡图族害怕自己图西族会彻底将自己奴役,而图西族则恐惧胡图族会将自己残杀。
普通人瞬间变成有正当理由的杀人魔时,我们更不能包庇这种“看似合理”的犯罪。
最后,作为一名普通人,希望自己能“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影片中有这么一段话:“我知道这么一场事件的意义,在于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会张开嘴大呼一声:“这太可怕了!”而后继续平常的生活。
最可怕的也许不是伤害,而是人们的麻木。因为事情不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会觉得是件很遥远的事,我们表示同情,而后继续生活。
生活中也会有一些违背道德,违法犯罪的事件,若是我们选择沉默或是麻木,就是为自己营造了一份虚妄的安全感。
或许哪天,事情就发生在了自己身上。我们或许在偶然间就和其他人的命运产生了联系,所以”丧钟也是为你而鸣的。“
世界需要每一个你我的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