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虽然天空云量有所增多,不过气温回升明显,预计白天最高将会来到26度左右,很是舒适。
明天的天气依然是“复制+粘贴”,这样的气温看似和深秋季节有些不匹配。
余杭区气象台06日10时22分发布:今天、明天晴到多云;后天晴到少云。偏北风3-4级。今天白天最高气温26度,明天早晨最低气温16度,明天白天最高气温25度。今天平均相对湿度50%。
然而,一股弱冷空气也已经启程影响我国,北方气温起伏波动大。
周日受新一股弱冷空气的影响,新一轮的降温之旅即将开启。但此轮冷空气掀不起雨水,气温也只是略有下降。
余杭气象台预计,周日到下周二(8到12日)最高气温在18~21℃,最低气温9~10℃。
气象部门提醒,冷空气愈加活跃,清晨和夜间有寒意,大家需适时添衣保暖。
此外近期天气持续高唱“小晴歌”,空气湿度低,补水保湿是重中之重,用火用电安全也需时刻牢记在心。
拉尼娜来了
今年冬天会不会特别冷
11月4日,中国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发布消息,根据最新预测会商结果,预计今年冬季将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并持续到明年春季。根据《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国家标准,事件的强度等级预计为弱到中等强度。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尺度降温,并伴有热带大气环流(即风、气压和降雨量)的变化。它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通常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
拉尼娜现象对浙江等我国沿海地区可能会有怎样的影响?今年冬天,浙江会强降温吗?记者采访了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雷媛和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实验室副主任连涛副研究员两位专家,一起揭开拉尼娜的“神秘”面纱。
“从统计意义上来说,今年冬天气温确实很有可能会比往年低一些,出现冰冻、雨雪天气的概率也更高。”采访一开始,专家们给了记者这样一个回答。
近3个月以来,科学家通过观测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表温度发现,海温已连续出现低于同期0.5℃。雷媛告诉记者,国际主流标准以尼诺3.4区或者尼诺3区海表温度距平指数作为基本监测指标,如美国以尼诺3.4指数3个月滑动平均绝对值超过0.5℃、至少连续5个月即认定为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发生。“我国的大气研究所、中科院大气所,以及部分高校也在开展相关观测,观测数据与国际上的结果基本一致。”雷媛说。
“因为水的热容量大,其温度变化缓慢,因此像这样持续性的变化,其实已体现出海洋温度变化的明显趋势,今年冬天较难出现温度逆转的情况。”连涛说。
专家告诉记者,整体来看,拉尼娜状态的主要影响区域在热带,对中国的影响是间接的。“拉尼娜状态对浙江、广东等我国沿海地区的影响,除气温下降外,最明显的应当是登陆的台风数将有所增加。”雷媛说,拉尼娜状态下,冬天控制我国南方地区的副热带高压位置将略往东“挪动”,这就给了台风“可乘之机”。“从今年观测结果来看,5、6月在南海-西太平洋生成的台风只有2个,7月为0,而从8月至今,生成的台风数明显增加,目前已达18个。”雷媛说。
但“冷冬”的预测,专家们仍然无法百分百打包票。因为除了ENSO之外,季风、副高位置和强度等因素均会对我国冬季气候有重要影响。“浙江处于东亚季风区,气候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元,当年副热带高压和南下的北方冷空气强弱,都是影响我省冬季气温的重要因素。”雷媛说,如今全球气候变暖仍是整体趋势,冬天出现“极端冷”的概率较小,但面对可能到来的强降温和阶段性严寒,工业、农业生产以及个人还是应及时做好保暖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