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全球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已经过去了整整40年,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我国HIV/AIDS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数据显示,截至年底,中国共有.3万人感染艾滋病病*,累计报告死亡35.1万人。
数据还显示,异性恋和同性恋传播的比例分别从年的48.3%和9.1%,上升到年的74.2%和23.3%。而注射吸*者传播艾滋病病*的比例从年的25.2%大幅下降到年的2.5%以下。
以往认为,男同、性工作者、吸*者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到了现在,高危人群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呢?哪些人最高危呢?
男男性行为者
男性同性性行为者是HIV感染风险最高的人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多个研究表明,男男性行为中HIV感染率最低是2.6%,最高超过10%,HIV每年新发感染率为5.00/人。受教育水平低、少数民族、无保护性行为、商业性行为、多性伴、吸*、肛门出血、感染梅*和2型单纯疱疹病*,都和艾滋病病*的感染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男男性行为者中有相当比例的人会选择结婚,年龄越大,结婚的越多,而婚内使用安全套的比例非常低,这会增加妻子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青年学生
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办公室、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近期发布的《青爱工程“性教育防艾的社会疫苗”探索与实践》白皮报告分析称,目前,青年学正生成为艾滋病病*感染高发人群。
数据显示,年,全国新报告15-24岁青年学生病例近例,性传播占98.6%。其中,男性同性传播占81.7%,异性性传播占16.9%。
例如,截至10月31日,深圳今年已报告了29例学生病例,均为男性、经性途径感染(75.9%为同性传播),主要为高校学生(25例)。其中18人为外地来深上学或实习时检出,大部分学生病例首次高危性行为发生在高三和大一,性伴以网约社会人士为主。超过1/3(10人)报病年龄为19周岁,至少7人确认为大一新生。这被称为“19岁现象”。
其实,早在10年前,疾控部门就已经发现在校大学生的HIV感染率每年上升30%~50%不等,其中多数是因为男男性行为。
原因在于,青少年时期学校缺乏性与生殖健康的系统教育,大学生同时又是性最活跃的群体,安全性行为意识差。而且,在一项对高校男生的调查中,有20.9%的男生有活跃的性伴侣,其中有16.4%的男生表示其性伴侣是同性,在与固定同性性伴侣发生性行为时总是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33.3%。
因此,向大学生普及安全性行为非常重要和必要,除了派发宣传手册、宣传页,布置宣传展板,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