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经常会看到国家成功发射卫星的新闻信息,比如最近一则:
“北京时间11月5日19时5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19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中星19号卫星主要为跨太平洋重要航线、东太平洋海域及北美西海岸覆盖区域提供通信服务。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次飞行。”
我很好奇,我们发射的那么多卫星去哪了?这些卫星的寿命多久?它们最后又去哪了?
通过查找信息,我感觉自己又回去补学了一遍初高中的地理知识和物理知识。
一、大气圈层
根据大气的热力性质,科研先辈们把大气的垂直分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图源自网络)(一)对流层
从地面到距地约12km的这一层大气,叫做对流层。
由于这一层大气的温度主要来自地表,所以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为什么这一层被命名为“对流层”呢?主要是因为气流的流向。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由于距离地面近温度高,大气受热膨胀,开始向上升,形成向上升的气流;距离地面远温度低,大气受冷收缩,开始向下沉,形成向下降的气流。因此,科研家们将这种对流运动的大气层叫做“对流层”。
也正由于这个原理,在对流层就形成了风、雨、云、雾、雪等天气现象,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另外,大气层主要由什么气体组成呢?科研先辈们发现,在25km以下的大气层,除了水汽、杂质(如尘埃)等以外的干洁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等气体组成,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对流层主要是由水汽、尘埃杂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等组成的。
最后,我们知道,对流层的平均厚度约12km,但受温度和气体热胀冷缩的影响,不同温度的地区,对流层的厚度也是有一些差异的。一般在夏季对流层的厚度较厚,在冬季对流层的厚度较薄;在中低纬度的对流层厚度较厚,在高纬度的对流层的厚度较薄,在低纬度地区高度约在17-18千米、中纬度地区约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约8-9千米。
(二)平流层
一般,距离地面高度约12km—50km的这一层大气,我们叫做平流层。平流层的厚度约40千米。
平流层的特点是随着高度升空,温度升空。为什么会形成这个特征呢?因为这一层的热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而这一层主要富含的气体是臭氧,臭氧在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而升温,吸收太阳辐射越多,温度越高,所以,在平流层的气温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的。
平流层富含臭氧气体,高度约在20千米—40千米范围里,臭氧的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一层臭氧层。臭氧吸收大量的太阳紫外线,而紫外线又是具有强穿透性的短波辐射,对生物细胞有害,所以它又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那为什么这一层被命名为“平流层”呢?根据平流层的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和热胀冷缩的原理,在平流层底部,气温低,大气冷缩下降;在平流层顶部,气温高,大气受热膨胀上升。从原理上,一边气流向下沉,一边气流向上升,是形成相反方向流动的气流。实质上,在平流层水汽和固体杂质很少,主要富含气体是臭氧,在相同密度的气体间,它们是往水平方向流动的。因此,科研家们将这一层水平流动的大气层称为“平流层”。
因为在平流层的气流流动很稳定,不像在对流层那样气流波动变化大,又有没有云、雾等气象,所以很适合航空航行,飞机会在平流层这一层附近航行。我们知道,飞机的飞行高度一般会达到10千米左右,也是在平流层附近飞行。
(三)高层大气
一般,高度约在5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我们统称为“高层大气”。科研家根据大气的热力性质情况,又将这一层分为中间层和电离层(或热层),中间层的高度约50千米-80千米左右,电离层的高度在80千米以上。
中间层的特征: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下降。原因是随着高度升高,到中间层已经没有对流层的臭氧气体,对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减少,所以温度会随着高度升高而降低。
电离层(或热层)的特征:随着高度升高,气温上升。因为随着高度升高,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辐射,从而温度不断升高,气温甚至能达到℃以上。
在一定高度的大气层分子,受太阳紫外线辐射和宇宙射线的作用,形成电离状态(如火焰状态),这种大气电离就形成了电离层。而电离层又能发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极光现象就像大气电离层的结构状态。
(四)大气上界
大气上界,就是高层大气大气层与星际空间的交界地带。在—千米的高空,地球大气密度和星际空间的密度非常相近,一些高速运动的空气质点经常散逸到星际空间,这个高度被看作地球大气的上界。
二、卫星轨道
卫星轨道,简单理解就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水平速度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后,无需再加动力就可以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
牛顿最早提出了“第一宇宙速度”。当离心力=地球引力,即飞行器的水平速度达到7.9km/s时,飞行器就可以绕着地球做圆周运动,而不掉下来。这个7.9km/s就是第一宇宙速度。
根据离心力=地球引力推理,距离地球越远,受到地球引力越小,那么所需的这个水平速度也就越小。
(一)卫星轨道分类
1.高地球轨道:约km以上,距离地面较远,覆盖面广,翻盖全球范围所需卫星数量少,适用于全球广播通信、大范围的气象观测卫星等。
2.中地球轨道:约km—km,距离地面较近,卫星运行速度较低,覆盖全球范围所需的卫星数量较少,主要运用的是定位导航卫星。
3.低地球轨道:约km—km,距离地面近,主要适用于电话通信、地面观测领域,缺点是覆盖面积比较小,要实现全球覆盖所需卫星数量多。
(二)地球同步轨道
卫星在顺行轨道上绕地球运行一圈的时间,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这种运行轨道就是地球同步轨道,对应的就是地球同步卫星。
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一个特例,它就是地球静止卫星轨道,它只有一条,正好运行在赤道上空离地面千米的轨道,由于卫星绕地球运转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从地面看上去好像是静止不动的。
另外,还有太阳同步轨道、极地轨道等等。总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不同的类型轨道。
结合上面大气垂直分层和卫星轨道的内容,可以发现大部分卫星轨道分布是在距离地面80千米以上的电离层,甚至距地面约千米或以上的星际空间。对比大气圈的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开始我还想,为什么卫星没有发射在平流层呢?这里不是气流很稳定,也没有气象灾害?可能是因为:距离地面太近,平流层距地在约12千米—50千米的地方,一个“第一宇宙速度”就7.9km/s,所以时间太短。另外,距离地面近,卫星绕地转速快,受大气影响大,利用技术要求高等。
再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我们发射那么多的卫星都去哪了?很显然,根据不同卫星的功能,都进入高层大气或星际空间的特定卫星轨道了,甚至有些可能是替换使用期限到期的同类卫星了。
(三)了解一些熟知的飞行器高度
1.国际空间站:千米
2.哈勃望远镜:千米
3.洲际弹道导弹:千米
4.北斗导航卫星:千米
5.中国空间站:千米左右
三、卫星报废处理的方式
通过查阅信息,我发现卫星如果不处理,它可以一直留在太空,以其说卫星的寿命有多长,不如说卫星的使用寿命/使用期限有多长。一般卫星的使用期限在设计它时,就有设计,设计使用时间长短不同,主要根据卫星内的器件和能源可不可以继续供该卫星进行运作,如果器件坏了或不能提供能源继续工作了,那就要将它进行报废处理。处理方式有:
1.主动坠毁。在卫星使用期限到期后,利用剩余的燃料让卫星坠落大气层,在大气层中燃烧烧毁,坠落到南太平洋的无人区“尼莫点”。
2.调离轨道。大部分使用到期的卫星,会利用它们剩余的燃料升高调离到墓地轨道,该轨道是远离地球同步轨道三四百公里以外的地方。
3.激光烧毁。一部分卫星到期后,使用安置在卫星内的激光将卫星大部件烧毁,然后坠入大气层烧毁。
4.太空回收法。目前,有些国家也在研究使用太空卫星回收到期的卫星,或者运用一颗卫星将到期的卫星运往墓地轨道等等。
以上内容也回答了文章开始的提问,卫星的使用寿命有长?以及最后卫星都去哪了?
最后,最近一年,我们国家发射卫星数量不断增加,我觉得,一方面体现我们国家太空技术能力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