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一,再过几天就立秋了,老人说今年是“晚立秋,脱衣秋”,有啥预兆呢?
年立秋节气交节的时间是公历8月7日,农历七月初十,具体时间是20点28分57秒。交节时间是在晚上,也是老人说的“闭眼秋”、“脱衣秋”。
按古人“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四庚数中伏,秋后一庚数末伏”的方法来推算,今年末伏的头一天是8月15日,在立秋之后了,也就是说立秋之后还要热上一段时间。
立秋早晚怎么判断?
按古人的方法,如果立秋的交节时间在农历六月份里就是“早立秋”,在农历七月份份交节就是“晚立秋”。今年立秋是农历七月初十,显然是“晚立秋”,按古人“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经验判断,今年秋后还会很热。
另外,今年还是“大包伏”,这里的“伏”,指的是末伏。把末伏距离立秋交节当天越近,炎热的时间和强度就越弱,称为“小包伏”;末伏距离立秋交节当天越远,炎热的时间也就越长,称为“大包伏”。看来,无论是从晚立秋还是“大包伏”上来看,今年的“秋老虎”会如约而至了,会热上一段时间。
进入大暑节气,南方干旱少雨,进入伏旱期,北方迎来雨季,下雨天比较集中。虽然下雨有利于作物生长,但是集中下雨会导致田间积水,影响作物根系呼吸,反而影响作物生长了。所以,天气炎热还是有利于籽粒饱满,获得高产的。
简单说一下二十四节气
曾经有网友留言说,二十四节气已经过时了,是小农时代的产物,现在有了更好的种子、种植技术、化肥、农药以及生长调节剂,还有大棚、水培以及更好的灌溉和排水系统,已经不需要再看节气了。
这个网友说的有些道理,二十四节气出至*河流域,并不是针对全国。但是,在几千年前,咱们先人开始记录昼夜长短,观察太阳的角度,测量正午的影子,等待大火球升起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为我们设立农耕和历法了。
古代是农耕社会,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农耕展开,有了二十四节气才让古代农业得到大规模发展和壮大。我们现在按农时播种和收获不都是按照古人给我总结的节气来参考的吗?
我们现在来看二十节气感觉很简单,测定一个时间没那么难,手机上有大数据,一查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几千年前的古人来说,测定一个节气对应的时间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需要几代人共同测定才能确定一个节气具体在哪一天。
在那个“观象授时”的年代,古人通过“昼参日影,夜考极星”来测定节气。
说起来感觉很轻松,感觉没什么技术活。但是,古人每天的白天记录影子的长度,太阳的角度,还有夜间星象的位置变化。这些细微的变化,我们用肉眼很难观察到,并且还会有下雨阴天的时候。所以,要经通过长时间的观察、记录和总结才能发现一些规律,是一个极其考验耐心的一个活。
一个节气需要古人记录和观测很多年,才能得到一个大概的平均数,经过多年的修正,才能算出一个节气大概在哪一天。这个时间有多长呢?这么大的工程,一代人是肯定完不成的,也就是说你观察和记录了一辈子,可能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结果,需要把你记录的数据传给后人继续记录和观测总结,他再传给他的后人,代代相传,才能确定一个节气大概在哪一天。
古人从夏朝的时候开始记录和测量节气,到了商朝的时候才确定了冬至和夏至,整整经历了一个朝代的时间。到了西周的时候又确立了春分和秋分,古人测算的脚步并没有停,到了春秋时期又确定了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到了战国时期,才把其它十六个节气确立并增加了进来,这时候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才全部确立出来。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才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写进历法里。从此,人们种地的时候不用再看太阳了,只要按着节气的时间安排,就能播种和收获,二十四节气变成了农耕的时间坐标。
我们看看这个工程大不大,得需要多少代的共同努力和付出?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后来,古人又在二十四节气的基础上设立了十二消息卦,用来表示一年里阴阳变化的规律。我文章里详细讲过,就不在这里重复说了。这十二个卦依次增减阴爻和阳爻,一个卦对应一个月,两个节气,浓缩了时间和生命的哲学。例如,大雪和冬至所对应的卦是上面五根阴爻,下面一根阳爻的复卦,代表太阳的一阳来复。所以,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按照这个设计排下去,排到立秋和处暑的时候,太阳的直射点就从北回归线,往南慢慢接近赤道了,是农历七月申月“否”卦。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天文历法、气候变化、农事指导,还是节日。例如,端午节源于夏至,再过两天的七夕节源于立秋。再比如,冬至、立春、清明也都是节日。
总之,二十四节气在农业的指导上可能有些已经被现代的科技取代了,但是,有它延伸出来的节日和习俗还在影响我们。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了解和传承的,您说呢?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麻烦您帮忙转发一下,让更多人了解,谢谢您,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