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从我们开始学习数数开始,一种对于无限的概念就开始在我们的心中悄然成形,从一数到一百,再从一百数到一千、一万甚至更多,看起来虽然麻烦,但是也不算是什么难事,真正可怕的,是沿着这些继续发展的更为巨大的数字。
在各个专业领域当中,为了能够更加简明地描述这些数字,我们有了各种单位,比如亿、兆等等,同样,为了描述浩瀚的宇宙,我们的天文学家们也常常会用到一种方法,叫作比例尺,如果把地球缩小为4厘米直径的球体,那么宇宙应该是多大呢?
4厘米地球
宇宙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其实和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很相像,它们都是人类无法回答的终极问题,大多数的普通人忙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基本上不会思考这样的东西,因为它大大地超出了我们的大脑能够处理的程度。
先不说宇宙,当我们想知道地球到底有多大的时候,一个专业的天文学家会从各个角度提供数据来尝试给出答案,比如地球的赤道半径是接近千米,平均半径是千米,地球的表面积可以达到5.1亿平方千米等等,但是对于身高不到两米的人类来说,这些数字仅仅是数字而已,我们很难想象这些超出人类掌控范围的事物,也很难衡量它们的存在对于自身的意义。
从教育的意义上说,这些数字太过表面,缺乏直观的对照。因此在我们的中学课堂上,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教学手段,把人类所在的地球比作是缩小到大脑能够处理的最小的日常物体,然后再以此为基础来描述宇宙的大小。
那么当把地球等比缩小为一个4厘米直径,也就是接近乒乓球大小的物体时,宇宙又会是什么样子呢?首先,将现在的地球类比为一个乒乓球,在计算上相当于将其缩小了近3亿倍,那么在这个模型下的宇宙都要整体缩小同样的倍数。
通过计算,地球周边的太空环境大概会变成这样:地球和它的卫星月球之间的距离应该是1.19米左右,而太阳系的中心,也是地球所绕之公转的恒星太阳将位于距离我们米处的位置,与直径仅仅4厘米的地球比起来,太阳此时的同比直径是4米还要多,也就是一百倍都不止,大小相当于公园里的一些水池。
也许这样乍一听,反而对于地球和太阳的大小更加没了认知,但是当你把乒乓球放到水池边上的时候,那种强烈的对比再联系起周围的世界,就会让你产生新的感受。
宇宙之大
将地球等比缩小之后的宇宙会以更加清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在这个4厘米地球的世界里,水池大小的太阳还只是冰山一角,这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恒星只是因为对我们有意义才显得特殊,实际上在银河系当中,这样的恒星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难以计数。
在大小上,它更是没有任何突出的地方,比太阳更大的恒星还有许多,比如有一种叫作巨型恒星,它们一般来说位于猎户座,在4厘米地球的世界里,它们的直径是米,也就是说,是4米多长直径的太阳的-倍。
另外还有一种被称为恒星之王的超级恒星,直径是这些巨型恒星的两倍还要多,但它们都不是目前天文学家找到的最大的恒星,科学已经探明的最大的恒星被命名为斯蒂芬森2-18,它的直径在经过同比缩小之后,是米。
再说空间距离,我们上面说到地球距离太阳接近米,而在太阳系当中,与地球相距最远的是最外围的行星,海王星,如果说地球到月亮的距离是一个人走两步那么远,那么海王星到地球的距离就是一个人绕着陕西西安的城墙走上一圈的长度,按照徒步速度每小时6公里计算,大概需要花费3个小时左右。
当前的天文学探测已经基本确定了太阳系的边界,同样按照缩小后计算,它大概处在距离地球3万公里以外的太空中,我们知道地球赤道的周长接近4万公里,这个距离已经占据了大半。
这些还只是太阳系内的数据,进入到银河系之后就更加复杂了,我们比较熟悉的织女星、北极星等等在经过比例缩小之后,距离我们都要超过几十甚至上千公里,更别提银河系之外了。
结语
宇宙的大小就是这样深不可测,即便将地球缩小到一个4厘米的乒乓球,还是很难穷尽对它的描述,因为当前已知的还是非常有限的一部分,更多我们还未探测到的空间和星体也许远远超过我们能够描述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