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吉边境海拔多米的冬古拉玛山口附近,人们很容易发现许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石头。
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些石头上面都刻着同样的两个字——中国。
或许有人会问,这些刻着“中国”的石头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故事,还要从上世纪60年代,一个叫做布茹玛汗·毛勒朵的阿尔克孜族护边员说起。
新疆冬古拉玛通外山口,是中国通往吉尔吉斯斯坦的一处边防隘口,是祖国最西端的国境线。
每天,我国领土上的最后一缕阳光,就是在这里落下。
这条漫长的边境线人迹罕至,缺少天然屏障。冬古拉玛山口海拔米,山顶积雪常年不化,天气复杂多变。泥石流、暴风雪等自然灾害,是这里的“常客”。
“冬古拉玛”在柯尔克孜语里,就是山高坡陡、石头滚落的意思。
那天,布茹玛汗独自出门巡边,一场大暴雪突然袭来,埋住了来时的路。她蜷缩在一块大石头背后,冻得瑟瑟发抖,
半夜,山里的狼群发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叫声。布茹玛汗按照父亲曾经的教导,撕下驴披肩的一小块点燃,再放点马粪升起篝火。
随即,她拿着燃烧的外套,绕着大石头转圈,向狼群展示着“领地所有权”。
野兽、饥饿、寒冷……年轻的布茹玛汗在多重压迫下,想到了死亡。
“即使死了,也应该留下些什么……该留下些什么呢?”在混沌的思绪中,布茹玛汗想到了之前学会的汉字“中国”。
她找来一块方石,蘸着雪水、饱含深情地刻下了这铿锵有力的两个字。
第一块“中国石”就这样诞生了。那天晚上,布茹玛汗抱着“中国石”,撑到了天亮。
天亮之后,布茹玛汗把“中国石”揣在怀里带回了家,放在了枕头下面,每天都要仔细端详许久。
上世纪60年代,冬古拉玛边境线上还没有明显的界碑。于是布茹玛汗就萌生了一个念头,用手刻的“中国石”当做界碑,摆在边境线上。
从那一天起,边界线上的“中国石”渐渐多了起来:十块、百块、千块……如今,已经有超过十万块的“中国石”,成了当地护边守边、彰显爱国情怀的象征。
年,布茹玛汗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父亲是孤儿,家中有5个兄妹,以为巴依(富户)家放牧谋生。
新中国成立后,布茹玛汗全家开始过上好日子。
对于来之不易的新生活,布茹玛汗的父亲十分珍惜,弥留之际叮嘱子女:“这里是解放*吃着草根才得到解放的,你们要守好边境,像待家人一样待解放*。”
“人在,界碑就在。”这是柯尔克孜族世世代代流传的一句话。
但是,令父亲意想不到的是,布茹玛汗一守,就是一辈子。
冬古拉玛山口离布茹玛汗的家有60公里山路,每天巡边还最少要走20公里的山路。最保守计算,布茹玛汗在守边路上留下了多公里的足迹,可以绕地球赤道两圈。
再加上这条路上悬崖、乱石滩、沟壑密布,布茹玛汗的腿脚经常被尖利的岩石划出一道道,很多次受困于暴风雪中……护边生涯里,布茹玛汗遭遇过无数危险。
乡邻笑她痴傻,丈夫也和她闹过矛盾。然而,布茹玛汗始终无怨无悔。
“父亲说过,边境线安稳国家才能安稳,人们才能有幸福生活,我做了应该做的事,度过了有意义的一生。”
布茹玛汗把守边境当成了守家,也把边境线上的战士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年7月,布茹玛汗杀羊取血及时挽救了战士罗齐辉就要冻掉的双脚。
年7月,布茹玛汗暴雨之夜赶了十几个小时的山路,伤痕累累地将救命干粮送到战士们手中。战士们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而她却心疼地说她来晚了。
布茹玛汗记不清自己救治过多少冻伤、摔伤、被困暴风雪的“兵娃”,也不知道给“兵娃”们准备了多少件过冬的衣物,但这些“兵娃”每个人都把布茹玛汗当成了母亲,亲切地喊她“冬古拉妈妈”。
对于布茹玛汗而言,爱国,早已深深地融入了骨血,她与国早已密不可分。
其实,不只是布茹玛汗,在祖国绵长的边境线上,还有塔吉克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各民族的守边员,他们为了祖国的完整,牢牢守住了那条不可逾越的边境线。
他们,用一生维护着祖国;他们,也用一生在守护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