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3/10/13 17:51:00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没穿秋裤遇寒流”“衣带渐宽终不悔,穿上秋裤暖暖腿”“宁可不要酷,不可无秋裤”……一到秋冬降温季,秋裤就成为段子手们调侃的对象。依靠生产自带“热搜体”的秋裤,泰山脚下这个村年年都要火一把!入秋以来,在冷空气轮番袭卷中国各地时,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的姚家坡村也变得格外忙碌。家家户户响起裁剪声、缝纫声、货物装卸声,热火朝天地生产五颜六色、款式各异的秋裤,卖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海外市场。由于生产和销售秋裤的历史久、数量多、范围广,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秋裤村”。“秋裤村”的秋裤生产史到底有多久?据姚家坡村*支部书记石西*介绍,早在新中国成立前,村里人便用纺车织出致富路。改革开放后,每家每户投入针织加工,渐成规模。从手工缝纫机到马达缝纫机,再到锁边机,生产逐步向机器化转变。“年至今,我们加工秋裤已有40多年历史。”郝学娟摄石西*坦言,与周边村相比,他们村并没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靠的是后天打拼。过去农村土地贫瘠、收入少,村民很早开始靠加工针织品赚钱,吸引大量外地企业上门提供原材料。产业起步早,村民口袋因此越来越鼓,生意代代延续,姚家坡村便成为了制造针织品的专业村。“秋裤村”到底有多能产?石西*介绍了这样一组数据,该村户人家,约有户从事秋裤、秋衣等针织加工,年产秋裤达万条,按照每条1米的长度计算,年产秋裤长度达5万千米,能绕赤道一圈。郝学娟摄针织产业已逐渐成为一种“家族生意”,最早一批从业者的后代大多还在继续干。石西*表示,相比早期,现在机械化水平提升了,产品样式丰富了,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本村和周边村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得到解决。“大部分是全家人集体出动做秋裤,上了年纪的人负责加工、打包,年轻人帮忙卖货、发货,分工明确”。石西*称,每年七八月份是生产和销售秋裤的旺季,这种热度能一直持续到元旦。除种地外,裁剪、制衣、装卸、运输等产销针织品的过程也成了村民主要收入途径。杨飞摄“70后”张继国是“秋裤村”一纺织厂负责人,从年入行至今,他厂内的员工人数已从三四个人扩展到20人左右。张继国告诉记者,现在每人每天生产秋裤等针织品多件,尽管单件利润低,但薄利多销,年营业额过百万。杨飞摄张继国回忆说,起初打开销售市场比较艰难,他和家人常常要提着包裹到泰安、济南等周边市区摆地摊,早出晚归地卖货。但经过近20年发展,他们村生产的秋裤已成为“热销品”,很多顾客提前上门订货,“足不出户”也能把产品销往各地。杨飞摄“目前我们主要是线下销售,面向中老年群体,生产款式宽松、布料舒适的秋裤”,张继国说,下一步,纺织厂打算向网络销售转型,丰富产品种类和款式,满足更多年轻人需求。“90后”大学生张龙翔年返乡,主要帮家中父母做秋裤销售。在他看来,秋裤产业在姚家坡村有一定发展基础。小时候,他的父母就用脚踏缝纫机日日夜夜地缝制衣服贴补家用,是村中较早一批做针织加工的人。如今机器已经更新换代了好几轮,电动缝纫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产品数量,家乡的传统产业也逐渐发展成支柱产业。杨飞摄他主动回来帮父母分担工作,投入老家的“火爆”产业,想用年轻人的思维进一步打开销售渠道。“家里人每天能做出四五百件秋裤,希望帮他们尽快打通线上销售。”杨飞摄“秋裤村”的销售范围有多广?尽管电商销售尚没有在“秋裤村”普及,但这并不阻碍村里生产的秋裤奔向世界各地。石西*回忆说,刚起步时,产品缺少销路,老一辈人就挑着担子赶大集去卖货,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在省内周边县市扩大市场。但发展到现在,冬季天寒地冻的东北、没有暖气的南方都从他们这里进货,印度、俄罗斯、非洲等海外市场也集装箱式地从这里搞批发。“我们的产品比较廉价,市场需求又大,不愁没有订单量”,石西*表示,他们新成立了针织行业协会,将引导秋裤产业走向实体销售、电商销售和物流配送一体化发展道路。随着“秋裤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名声越来越响,村内每年订单量和销售量都在提升,这也使得目前出现厂房面积有限、设备难再增多、生产规模无法继续扩大的发展瓶颈。石西*说,为摆脱困境,该村正在申请新用地,规划建设针织产业园,打算注册商标,与龙头企业开展合作,让秋裤针织业提质升级为规模化生产模式。天越来越冷了,你穿秋裤了吗?你穿的秋裤很可能产自“秋裤村”哦!来源:中国新闻社编辑:于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