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是古代诗人描述春社日的幸福、富裕的场景,展现了古代社日的重要性。究竟什么是社日?
社日指的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包括春社日和秋社日。具体的日子是指立春或者立秋后的第5个戊日。
古代我国制定忌日法采用的是天干地支纪日法,也就是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搭配。我国共有10个天干,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2个地支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比如甲子日、乙丑日等,所以每一个戊日到来就是10天的间隔时间。
今年立春的日子为2月4日,第5个戊日就是3月16日,也就是今天就是我国的春社日,按照天干地支纪念法为戊子日。今年的秋社日为9月22日,这里讨论的是春社日,所以就不再详细赘述秋社日。
社日就是祭拜土地神的日子。“社”,古指土地神,《白虎通义·社稷》记载:“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一一敬也,故封土立社。”春社祈谷,祈求社神赐福、五谷丰登;秋社报神,丰收之后,答谢社神。
农村有一句谚语:“社在春分前,必定是丰年;社在春分后,穷人愁上头!”
这句农村谚语中的“社”就是指的春社日,是春季祭祀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的节日,又称中和节。据《广记》记载:“村舍作中和酒,祭勾芒种,以祈年谷!”主要是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春分是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第四个节气,是太阳运行到赤道上方是时令交接的时刻。春分之日,昼夜平分。也表示着春天过去一半的时间了,人们要抓紧春耕,春种毕竟一年之计在于春。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春社日在春分节气到来之前,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年;如果春色日在春分节气到来之后,预示着穷人人吃穿而犯愁,吃不上饭,也就是一个天灾之年!
还有一些农村谚语:“先社后分,米谷倒墩”;“先分后社,米谷倒借”;“春分在社前,斗米换斗钱”。都描述了春社日在春分前后的年景预测,说明过去人们对春社日节日的重要性。
其实这个谚语的另一种解释,那就是春社日在春分之前,人们可以欢快地庆祝,因为春分到来了,天气就变得暖和了,春耕开始了。这样就可以放心地去耕种土地,因为在过去春社一般要庆祝三天的时间。
如果春社日在立春节气之后,需要准备春社日的庆祝活动,这就耽误了种地的时间,毕竟在南方春耕可以说到了养蚕的日子,而且雷雨天气已经来了。所以春社日在立春之后,穷人也犯愁过春社日。
总之,今年春社日是3月16日,春分日是3月20日,春社日在春分之前,这个预示着今年是一个丰收年。尽管今年春社日我国各地雨水天气较多,可是又缓解了春旱的现象,对于农作物生长是有利的,或者说今年小麦会获得大丰收,也就是一个丰收年的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