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秋分“分”的是什么吗?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秋分时节恰值仲秋,平分秋季的3个月。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将越来越明显,此时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迎来秋高气爽时节,碧空万里。
《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降雨量也开始减少,湖泊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便是诗人爱说的“秋水消瘦”、“秋水清瘦”。“秋分无生田,准备动刀镰”,玉米绽开了*灿灿的笑容,高粱托举着红灿灿的火把,谷子地一片金*,田野里油画一样绚烂多彩。掰玉米,收高粱,割谷子,丰收后欢乐的笑声在田野上空回荡。“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叶落空”,是刨花生的时候,而经了秋露的红薯叶梗,也可以用水焯了,凉拌,淋上小磨香油、蒜汁、老陈醋,新鲜花生米和凉拌红薯叶梗,可是以前人们下酒的美味佳肴呢!
除了秋收,还有秋种,“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应时”,秋分还是个抢种冬小麦的时节,更是一年中忙碌的时节。
秋分是最早出现的节气之一。考古学者在距今约年的陶寺遗址中发现,那时便已有了可以测定秋分节气的观象台。据《尚书·尧典》记载,尧曾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赴四方,专门负责根据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制定历法,所谓: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其中还提到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处于每年的9月22日-24日,太阳到达*经度。秋分节气的起源十分久远。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早在先秦时期秋分已经出现,“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分即半的意思,“立秋”是秋季的开始,“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含有平分秋色的意思。“秋分”的另一个意思是昼夜均衡、寒暑平分,同“春分”一样,“秋分”时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慢慢进入深秋,天气渐渐转冷。同时,在古人的心目中,一年的四季轮转,正是阴阳二气相互转换的结果。秋分之日是“阴阳相半”的日子,从此日起,阳气渐收,阴气盛长。作为农业文明的重要时序指南,秋分节气长期伴随中国历史社会发展,直至当下。年,经*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在每年秋分日设“中国农民丰收节”。
秋分也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气。民间此时有立蛋、吃秋菜、吃汤圆等习俗。农民不仅自家食用汤圆,还会把没有馅的汤圆置于田边地坎,称“粘雀子嘴”,希望借此防止鸟雀偷吃庄稼,寄予了对丰收的美好向往。
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使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另外,藕,梨,柑橘,山楂和百合等都是除燥养阴的佳品,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除了食补,还要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此外,秋天温度下降、花木凋零,容易产生抑郁的情绪,进而会导致疾病的出现。其实,在这个时候,保持乐观的情绪,对于安宁神志、畅达心情,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