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2)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3)掌握五带、五带划分依据及分界线,了解五带的特征。
核心素养目标: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能够说出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周期和方向;领悟人类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促进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2)掌握五带、五带划分依据及分界线,了解五带的特征。
教学难点: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每少用一双,代表节约十立方厘米木材,代表可以少砍
一棵大树。代表,一片森林,不用因人类的餐桌,而消失。
:2课时
“三环节”
一、课前预习:
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概念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重要意义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3、五带的划分
(1)划分依据:
(2)五带的特征
二、课内探究:
1、如果地球不自转,昼和夜还会存在吗?
2、假如地球绕在公转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90度夹角(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地球表面还会有季节变化吗?为什么?
三、课堂巩固:
1、课堂训练
1)因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A.昼夜长短变化B.昼夜交替C.四季的划分D.各地热量的差异
2)每年冬至日阳光直射()
A.北回归线B.赤道C.南回归线D.40°N
3)当太阳直射23.5°N时,我们学校正处于()
A.夏季B.秋季C.冬季D.春季
4)根据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下面四个地区有阳光直射的地区是()
A.热带B.北寒带C.南寒带D.北温带
5)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转动的中心相同B.自转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变化
C.转动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D.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
2、课堂小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师生共同总结)
3、课后检测
1)10月1日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接近的地方是()
A.赤道B.北回归线C.南回归线D.北极圈
2)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位于()
A.回归线上B.赤道上C.极圈上D.本初子午线上
3)下列四个点中,位于热带的是()
A.上海(约31°N)B.北京(约40°N)
C.海口(约20°N)D.厦门(约24°N)
4)我们学校,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5)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6)读下图,根据太阳光照和地球上的温度带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北温带B.①②两终年寒冷C.③有太阳直射现象D.冬至日,⑤地漫漫长夜,终日不见太阳。
预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