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滋病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厄瓜多尔退出折射的是欧佩克长期的困局
TUhjnbcbe - 2025/1/14 23:13:00

文件编号:A/

刊发时间:年10月21日

厄瓜多尔退出折射的是欧佩克长期的困局

继印度尼西亚、卡塔尔之后,厄瓜多尔第三个退出欧佩克,反映的是全球能源市场深刻结构性变化的背景下,欧佩克长期面临的困局。

贺双荣王能全

10月1日,厄瓜多尔宣布将于年1月1日退出石油输出国组织(以下简称“欧佩克”),这是继印度尼西亚、卡塔尔之后,第三个将退出欧佩克的国家。

除印度尼西亚因变成石油净进口国外,卡塔尔和厄瓜多尔的相继退出,虽然都有自身公布的若干理由,但其背后反映的是,近年来全球能源市场正在发生的深刻结构性变化,使得即将迈入甲子之年的欧佩克当前和未来都将长期身处困局。

成员国进进出出,13似乎是欧佩克的吉利数

自年9月成立以来,欧佩克很快将进入第60个年头。最多的时候,欧佩克拥有15个成员国,最少的时候11个,大部分时间13个。

年9月10日,为应对埃克森等国际大石油公司削减石油标价,在伊拉克政府的邀请下,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伊朗和伊拉克五国代表在巴格达聚会。9月14日,决定成立一个永久性的组织,命名为石油输出国组织,因其英文缩写,简称为欧佩克(OPEC)。这样,50多年来对世界经济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的国际性组织,正式宣布成立。

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是欧佩克的创始成员国。随后,年卡塔尔,年利比亚和印度尼西亚,年阿布扎比(现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年阿尔及利亚,年尼日利亚,年厄瓜多尔,年加蓬加入。到年,欧佩克共有13成员国,并维持了较长的时间。正因为如此,20世纪70-90年代,尤其是两次石油危机期间,一般统称欧佩克有13个成员国。

年11月19-20日的欧佩克第36届会议上,厄瓜多尔被接纳为第12个成员国。年12月,厄瓜多尔宣布暂停自己的成员国资格,成为欧佩克第一个暂停成员国资格的国家。年12月5日,欧佩克第届特别会议通过决议,恢复厄瓜多尔成员国的资格。年1月1日正式退出后,厄瓜多尔将两进两出欧佩克。

厄瓜多尔虽然是第一个退出欧佩克的国家,但并不是第一个两进两出的国家,这个国家是印度尼西亚。

年4月5日,印度尼西亚与利比亚同时加入欧佩克。20世纪60至90年代初,印度尼西亚在国际石油市场和欧佩克都拥有较大的影响力,欧佩克很多会议在巴厘岛举行,苏布罗托博士自年10月至年12月担任欧佩克会议主席外,还从年7月1日至年6月30日长达6年担任欧佩克秘书长,曾一度是欧佩克的代言人。

年1月1日,由于国内消费石油的三分之一以上需要进口,已成为欧佩克唯一石油净进口国,加之会费高达每年万欧元,印度尼西亚正式退出欧佩克。年1月,在欧佩克第届会议上,印度尼西亚恢复了成员国的资格。但是,仅仅10个月之后,印度尼西亚又暂停了成员国资格,成为欧佩克历史上第一个两进两出的国家。

除厄瓜多尔、印度尼西亚外,年加入欧佩克成为第13个成员国的加蓬,年1月终止了成员国资格,但年7月重新加入。年1月安哥拉、年5月赤道几内亚、年6月刚果加入,这样到年底欧佩克共有15个成员国,达到最高峰。

年1月1日,除五个创始成员国外,加入时间最早的卡塔尔中止了成员国资格,欧佩克成员国下降到14个。年1月1日,厄瓜多尔退出后,欧佩克成员国又将回到13个。看来,虽然13这个数字不讨人喜欢,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过去和未来,都得与13打交道,对于欧佩克来说13似乎是个吉利的数字。

缺钱难到英雄汉,困难的经济迫使厄瓜多尔两出欧佩克

两出欧佩克,原因都是困难的经济。薄弱的工业基础,农业发展缓慢,石油业是第一大支柱,决定了厄瓜多尔不能受欧佩克过多的约束。

(一)经济陷入困境,社会稳定面临考验

厄瓜多尔不但遥远,而且陌生。年12月,厄瓜多尔驻伦敦使馆庇护了“维基解密”的阿桑奇,展示出反美的硬汉形象;近年来,随着去启发达尔文写出《物种起源》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厄瓜多尔才逐渐被国人认识;此外,来源于这个国家的香蕉、白虾和玫瑰等进入我国寻常百姓家,增加了厄瓜多尔的知名度。

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赤道横贯国土,国名就是西班牙语“赤道”的意思,人口为多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美元。

石油行业是厄瓜多尔经济的支柱行业。石油价格大跌前一年的年,厄瓜多尔石油出口值为.07亿美元,占当年国家全部出口的56.77%。年以来,厄瓜多尔经济一直比较困难。年,厄瓜多尔经济增长只有0.1%,年更是下降到-1.2%,虽然年和年有所恢复,但年预计又将下降到-0.5%。年,厄瓜多尔的经常账户赤字7.25亿美元。

年4月,厄瓜多尔西北部沿海地区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本已困难重重的经济雪上加霜。

为了解决经济困难,厄瓜多尔政府正在大力进行市场化的改革。年2月,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一项42亿美元的贷款协议,计划在年将财政赤字从今年的36亿美元减少到10亿美元以下。在政府提出的20亿美元财政改革方案中,最重要的一项是终结近40年的燃油补贴。柴油价格将从每加仑1.03美元升至2.30美元,汽油价格将从1.85美元升至2.39美元,希望通过取消燃料补贴每年节省约15亿美元,提振陷入困境的经济和制止走私。

但是,改革措施引发严重的全国性骚乱,10月3日,厄瓜多尔宣布全国进入为期60天的紧急状态,暂停部分宪法权利并授权军队维持秩序;10月7日,政府机关从首都基多临时迁往第一大城市瓜亚基尔。

自0年1月开始,厄瓜多尔正式实施美元化政策,原国家发行的货币苏克雷于同年9月停止流通,美元成为国家的法定货币。

(二)高度依赖国际石油市场,大炼油项目久拖不决

年1月1日,厄瓜多尔剩余探明石油储量为28亿桶。年石油产量达55.7万桶/日创历史纪录后,逐年下降,年下降到了51.7万桶/日。

厄瓜多尔生产的原油主要用于出口,目的地国有美国、智利、秘鲁、巴拿马和印度等。美国曾经是厄瓜多尔原油的最大出口国,60%以上出口到美国,是美国西海岸地区第三大原油进口来源地。年开始,厄瓜多尔也向中国出口少量原油。

虽出口原油,但厄瓜多尔却进口成品油,主要是汽油、柴油和液化气。年,进口成品油的75%以上来源于美国。由于长期实行低油价政策,年至年每年对进口油品的补贴就高达30亿美元左右。

为解决因国内炼油能力不足和老化问题,多年来,厄瓜多尔政府就规划建设一座年加工能力为万吨的大型现代化炼厂,总投资约亿美元。但是,由于国内石油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厄瓜多尔国家石油公司,或是众多的国际公司,对这个炼油项目进行初步评估研究后,都退避三舍,炼厂仍在图纸上,现场已是一片荒芜。

(三)不愿受欧佩克的约束,扩大石油产量改善经济

无论从剩余探明石油储量还是产量看,厄瓜多尔都是欧佩克最小的成员国,其石油产量对于是否处于减产状态的欧佩克都微不足道。但是,对于厄瓜多尔自身来说,这微不足道的产量却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大事,决定了其对欧佩克的政策。

年12月,厄瓜多尔第一个暂停了成员国的资格,其理由是,无力支付会费且对其当时的产量配额持有异议。厄瓜多尔的会费约为每年万美元,当时大约欠付了5年的会费,且当年石油产量仅为32.8万桶/日。年12月,在与欧佩克达成3年内偿还万美元欠费的前提下,厄瓜多尔恢复了成员国资格。

厄瓜多尔第二次宣布退出欧佩克,其理由还是以上两点:一是不愿支付万美元的会费;更为重要的第二点是,不愿受年以来欧佩克减产限额的限制,要大力开发新油田,增加石油产量以振兴经济。

年1月1日,欧佩克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减产万桶/日的协议并开始实施,其中厄瓜多尔承担减产的义务为2.6万桶/日。从年一开始,厄瓜多尔就成为第一个不遵守减产协议的国家。年7月17日,厄瓜多尔石油部长佩雷斯表示,由于厄瓜多尔面临“困难的经济形势”,无法遵守每日减产2.6万桶的承诺。当年1-5月,厄瓜多尔只减产了1.6万桶/日。同年10月26日,佩雷斯再次表示,将在11月份召开的欧佩克会议上申请减产豁免,如果欧佩克不予批准,最坏的结果将是退出欧佩克。当时,由于油价过低以及年发生的地震灾害,厄瓜多尔政府正面临严重的财政赤字,急需大笔资金,公共债务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因此,厄瓜多尔再次宣布退出欧佩克,其主要理由就是自己所宣称的“财政可持续性”问题。

目前,厄瓜多尔石油产量只有约51万桶/日左右。为了解决经济困难,厄瓜多尔必须提高石油产量,位于奥雷亚纳省的义思平哥-坦伯可加-提普帝尼(ITT)油田成为开发的重点,该油田拥有17亿桶储量,自年以来由于环境保护和土著居民的反对,一直处于停停开开的状态。厄瓜多尔政府希望,借助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先进技术和资金优势,进一步提升ITT油田的产量,年将全国石油产量提高到52.5万桶/日,年提高到55.5万桶/日,基本恢复到年的水平。

作为市场化改革的一部分,厄瓜多尔正参照哥伦比亚和巴西的模式,对国有的国家石油公司体制进行改革,引入更多的私人资本,这些也都要求自己的石油产量不能受到欧佩克的限制。

今年4月,厄瓜多尔不再庇护阿桑奇,英国警察将其从使馆带走并有可能被引渡到美国。有分析认为,厄瓜多尔再次退出欧佩克,有与自己传统的盟友委内瑞拉脱钩,向美国靠拢的意味,希望与美改善关系。

能源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欧佩克当前和未来都身处困局

当前,全球能源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卡塔尔和厄瓜多尔的退出正是这种结构性变化的直接后果,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间,欧佩克都将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

结构性变化之一是,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正在日益向低碳、清洁的方向转变。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增长2.9%,其中增长最快的是以太阳能、风能等为主体的可再生能源,增速高达14.5%;天然气位居第二,增速为5.3%,且当年能源消费增量中的40%,来源于天然气。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与年相比,石油消费增长了1.5%,但其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却由年的34.19%,下降到年的33.63%,一年之中就下降了0.56个百分点。如果将时间拉长,0年石油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38.69%,年与0年相比就下降了5.06个百分点,幅度更大。

年,全球液化天然气的投资高达0亿美元,创下了历史纪录。卡塔尔、澳大利亚、美国和俄罗斯等国,都在积极开发液化天然气,希望争下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国的地位。年,天然气消费将增长50%,超过煤炭接近石油,成为第二大能源来源。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为了保住自己作为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国的地位,卡塔尔于年1月1日退出了欧佩克,以便专注于天然气业务。

结构性变化之二是,国际石油市场不再依赖欧佩克,石油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美国等非欧佩克国家。年,世界石油产量为.8万桶/日,比年增加万桶/日,其中欧佩克石油产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比年减少了33.5万桶/日,非欧佩克产油国不但提供了年世界石油全部增量,而且还抢占了欧佩克的份额。其中,美国石油产量由0年的.3万桶/日大幅增长到年的.1万桶/日,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国,占同期世界石油产量增量的37.52%。

年,欧佩克在世界石油产量中占比51.61%,是国际石油市场的主导者,沙特阿拉伯等国,发动了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石油禁运,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结构性变化之二的结果是,46年的后的年,欧佩克在世界石油产量中的份额已下降到只有41.53%,非欧佩克产油国占比高达58.47%,欧佩克已变成边际供应者,必须控制自己的产量来平衡国际石油市场的供需,维持价格的稳定。

由于市场供应持续过剩,在减少自身产量的同时,欧佩克还需联合诸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共同减产以稳定国际石油市场。在这一过程中,随着越来越大的减产压力,一些小的石油生产国,会以退出欧佩克或不愿再减产等方式,退出联合减产行动。我们看到的厄瓜多尔退出欧佩克、哈萨克斯坦等不愿再减产,都源于越来越大的市场过剩压力。

全球能源市场两大结构性变化还在加速,国际石油市场将长期面临供大于求的压力。伊拉克正在全力扩大石油产量,委内瑞拉石油生产终将恢复,伊朗石油也会解禁;年前美国石油产量将持续增加,仅其石油产量的增量就可基本满足世界石油消费增加的量;巴西石油产量在持续增长;俄罗斯对减产三心二意,努力维持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的地位。这就是为什么,9月14日沙特阿拉伯石油设施受到袭击后,短时间内就迅速恢复了生产,否则其会很快将失去市场份额。

如同过去一样,也许还会有成员国退出,欧佩克解体的传闻肯定会时常出现。但是,石油工业的特点决定,国际石油市场需要一个市场稳定的维护者,历史上的美国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七姊妹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欧佩克都曾担任过这个角色。因此,欧佩克解体的可能性不大,未来还有可能会有新的国家加入,欧佩克还必须承担通过控制产量稳定国际石油市场的重任,不过其过程和前景都将是十分艰难的!

(说明:本文刊发于年10月14日财经杂志,刊发时的标题为“厄瓜多尔退群与欧佩克的长期困境”,这里刊发的是原文。

这是今年10月1日以来,第一次刊发新撰写的文章,主要原因是今天,即年10月21日,我在维也纳欧佩克总部,参加与欧佩克的对话交流活动。我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33年前于年秋季号香港《中国石油》刊发的“石油输出国组织:目标与前景”[请参见--文件编号:A/H01/;刊发时间:年10月1日]。因此,为纪念今天与欧佩克的对话交流活动、30多年来对欧佩克的持续跟踪研究并作为对话交流活动的见证,特中断—年历史文章的刊发,刊发了本文。)

免责声明:本人撰写和发表的文章,仅是个人研究心得,不代表任何组织和单位,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1
查看完整版本: 厄瓜多尔退出折射的是欧佩克长期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