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对外太空和地外生命的好奇,
以及火星与地球在环境等方面的相似性,
人们对火星探究一直抱有浓厚兴趣,
火星寄托着人类无数太空梦。
火星,中国古人称其“荧荧如火”就在昨天11月14日,
位于怀来的地外天体着陆综合试验场,
中国火星探测任务首次公开亮相。
探测器模拟在火星环境下悬停避险火星探测是当前国际前沿的科技创新活动,安全着陆是火星探测任务最艰巨的挑战之一。据介绍,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计划于年择机实施,目标是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并对火星表面重点地区精细巡视勘查。
中国首次公布火星探测器外形我们离火星还有多远,
我们为何要去探测火星?
这次试验验证了什么?
为何要模拟呢?
如何模拟火星环境?
别急,小编带您探个究竟。
为何要探测火星?
去火星确实没有那么容易,除了窗口期和技术难点,还有时间问题,仅去程就需要航行约6个月的时间,加上取样、返回等过程,来回一趟完整的旅程则需要3年左右。既然这么艰难,我们为何还要对火星进行探测呢?
火星的一年是个地球日,一个火星日几乎和地球日一样长,这里也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它的直径是地球一半,重量是地球的十分之一,引力是地球的三分之一,失重还不算太严重,登上火星你仍然可以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火星上稍微冷了点,平均气温零下55摄氏度,晚上最冷时达到零下摄氏度,夏天正午的赤道地区,温度可达20摄氏度,非常舒适。此外,人类已经在火星上发现了地下盐水湖。目前人类已经进行了多次太阳系探测。探测结果是,整个太阳系的8大行星、5颗矮行星、颗卫星当中,只有火星跟地球最为相似,只有火星有可能经过改造实现大规模移民。迄今为止,我们在宇宙间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星球。这次试验模拟了什么?
模拟了着陆器在火星环境下悬停、避障、缓速下降的过程,对其设计正确性进行了综合验证。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介绍:“今天的试验主要是模拟从70米高度塔器分离,在67米高度上悬停,在这个高度上寻找地面的安全着陆区,然后避障下降到20米高度。”
红色平台缓缓升高为什么要模拟着陆器悬停避障?
这和火星本身的恶劣的自然环境有关。火星和地球一样拥有多样的地形,有高山、平原和峡谷,但是,不同于地球的是,这些高山、平原和峡谷基本上都是由沙漠组成,风暴时常出现,因此,安全着陆是火星探测任务最艰巨的挑战之一。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介绍,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计划目标是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并对火星表面重点地区精细巡视勘查。张荣桥说:“探测器发射之后,需要经过7个月左右的飞行时间抵达火星,最后在火星降落只有7分钟的时间。因此这是最困难、挑战最大的一个环节”。
试验现场看了照片感觉还不过瘾?上视频!
如何模拟火星环境?
火星重力远比地球小
如何能在地球上模拟火星重力环境呢
难不成还得跟航天员失重训练那样
在大水池里用浮力来抵消部分重力
带着疑问我们来到怀来
目前“亚洲最大”的
地外天体着陆综合试验场
张荣桥介绍说:“火星上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3,为了模拟在火星重力环境下的着陆,专门建设了一套设施。这套设施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塔架结构、随动系统以及地面的火星表面模拟区域,6组钢结构的塔柱通过上方的环形桁架连接成一个柱形的钢体结构。塔柱高米,形成的内圈直径米,这个空间足以满足我们模拟火星降落过程所需要的空间。”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在现场介绍试验情况
为何明年发射?
火星可不是我们想去就能去的,
您知道我们为什么要
选择在年发射吗?
这是因为,大约每隔26个月会发生一次“火星冲日”,届时,太阳、地球、火星位于一条直线上,在这一时间点实施火星探测,探测器飞行的路线最短,最省燃料。而距离当前时间最接近的“火星冲日”探测窗口便是年,因此中国的火星探测任务也瞄准这一窗口。而且不仅中国,美国也将在明年发射“火星号”,印度将在明年发射“曼加里安2号”,阿联酋希望在明年发射“希望号”……世界各国多个火星探测器都选择明年到火星上同场竞技。
这次去火星探测做些什么?
专家说,火星探测的首要科学问题是探测火星生命活动信息,包括火星生命的信息,火星过去是否存在过生命、火星生命生存的条件和环境,还有生命起源和地外生命探索。其次是为火星本体科学研究积累资料;第三是探讨火星的长期改造与今后建立人类第二个栖息地的前景。
可能在未来二十年左右,可以看到人类将首次登陆火星。
未来一百年,
我们可能会在火星上,
建设一个中等规模的火星城市。
未来一千年,
我们可能会把火星改造成
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
文章来源:央广网
图片来源:网络
美术排版:杨延婷郭文旭
审。。核:砚辉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怀来发布
原标题:《厉害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竟然在怀来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