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心理脱恐不是网络流行的强行灌输大量的艾滋病知识点,而是首先得搭建脱恐的框架体系,恐友们必须知道自己目前所处在哪个恐艾周期阶段,如恐艾波动期,恐艾解离期还是恐艾修复期,有明确的参考系来树立第一个安全信号。在明确恐友的咨询目标,了解恐友恐惧原因,恐惧程度,家庭及成长经历等个人信息以后,逐步建立稳定互信关系的同时,为脱恐制定具体个性化的实施步骤。
恐艾者由于网络刺激,特别是无法核实文章来源以及传信息人群的身份,产生了心理应激反应。网络文章中有刻意吓人的,直接导致恐艾症人群出现恐惧和矛盾,产生了惊恐障碍,网络文章中也有刻意安慰人的,说什么都是完全排除,然而恐艾症恐友不可能轻信,需要去追问为什么完全排除,导致了恐艾症患者会去反复验证说完全排除的人的真实身份,试图通过树立真实权威的形象获得安全感,出现了强迫思维。所以过分恐吓式绝对化的言论,以及过度安慰式的方法都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恐友脱恐。
乐山大佛守护者疾控陈晓宇医生其实对于大部分恐艾症恐友都在思考,为什么别人不恐艾,自己却非常恐艾。这是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人或许在这个问题上敏感,那个人或许在那个问题上敏感。也许你对高科技敏感,但是总有部分人群是对自身的健康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