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月5日,农历大年初一,大家还沉浸在段子手倾情奉献的春晚段子之中,气氛一片喜乐祥和。
一则消息却惊动了许多部门,也让很多人惊出一身冷汗,直到现在还悬着心。
如果确诊艾滋病,这人就会收到一份艾滋病告知书,告诉他得了艾滋病,将享受国家提供的4免1关怀,并为他保密。
不过,任何人都不愿意冒这种风险。
即便是千分之一的概率,一旦感染,对患者而言,就是百分之百。
8
现在有关部门还在紧锣密鼓地调查,最终结果怎样,只能师母已呆。
按理说,一份血液制品从采血到上市,要经过层层把关,任何一道关口都可能发现问题,不使问题血液制品上市。
但是,问题血液制品还是上市了。
要我说,不管哪个环节出问题,任何相关单位都脱不了干系,都要一起受罚!
这样大家才能负起责任,相互制衡,不至于袖手旁观,也不至于瞒报漏报。
能用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用制度去解决;能用制度解决的问题,不要用道德和自觉去解决。
血液制品问题,即便技术上解决不了,用这种把关制衡的制度也能解决,千万不要交给道德和自觉!
9
有个制药设备企业的朋友,他们企业为药厂提供制药设备,这位朋友跟我说过很多药厂的潜规则。
例如生产药片,国家对药片重量误差范围有严格要求,比如一片药片重量误差上下不能超过0.5毫克。
为了保证重量,要求药企每隔15分钟就取样一次进行称重测试,并打印测量记录,一旦发现超出误差范围,立马调整设备。
大多数外国药企会严格按照取样标准,老老实实每隔15分钟取一次样,测量一次,打印测量记录。
很多中国药企发挥聪明才智,取出一个药片,放在称重仪上,每隔15分钟,用打印纸扇一下药片,称重仪就会出现波动,检验员就按照这个波动打印结果。
用一个药片就能完成整个批次的称重检验,倒是省时省力。但是药品之间的质量,就从这些细节上被拉开了……
上海血液制品艾滋病抗体呈阳性,很可能也是一个个细节不被重视,最终堆砌出这么个令人心惊肉跳的结果。
细节里面有魔*,尤其是关乎生命和健康的细节,更得重视。
10
这次事件,有关部门的处理,无论是处理速度,还是信息公开、舆论引导,都堪称教科书级别。
有关部门第一时间派出人手处理问题,第一时间向公众公布事件动态,并通过专家第一时间向公众科普相关知识,避免引起大面积恐慌。
我认为应该给他们点个赞!
当然,这是事后处理。
其实呢,很多坏事儿,能不发生,自然是更好。
如果有关部门能从技术上和制度上,做一些加强,不给这类事件发生的机会,那就更好了!
次奥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