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青少年与艾滋病
根据联合国的定义,青少年是指年龄在10~24岁的人群。根据WHO的定义,青少年是指年龄在10至19岁之间的人。总之,青少年是儿童转变成人角色的过渡时期,大多数青少年仍处在求学阶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近公开的数据表明,我国每年约有例新增学生病例,其中有81.8%通过同性传播感染[1]。近年来青少年经性传播的HIV感染快速增加的原因可能有青少年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不高[2]、性教育的相对缺乏和防艾生活技能低。青少年尤其是青年人群处于性行为、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形成期,但知识和判断力相对不足,国内研究显示,随着相关知识教育的宣传和普及,青少年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仍然没有达到国家防治规划的目标[3],对艾滋病传播和预防重要的具体环节和知识细节掌握不够。目前,我国青少年初次性行为年龄不断提前,尤其是15~19岁的较大年龄青少年逐渐性活跃,面临较高的性传播疾病感染风险,而性教育又相对滞后与不足。有研究者指出,青少年知行分离,即掌握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并不能有效改变人们的行为,同时指出针对青年学生的艾滋病防控策略应包括应加强生活技能教育[4]。青少年学生防艾生活技能包括艾滋病感染风险识别能力、协商采取安全行为能力、拒绝危险行为能力和寻求帮助能力。
成都市对某高校的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共人调查显示,性行为方面,20.81%的男生和9.24%的女生自述发生过性行为,青年学生的艾滋病综合知识知晓率79.18%,艾滋病感染风险识别能力较好,但协商采取安全行为能力、拒绝危险行为能力和寻求帮助能力都较差[5]。
总之,青少年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不足再加之性教育的相对缺乏和防艾生活技能差,使其在性行为中常常不采取保护措施,造成艾滋病和相关性病的感染。
在青少年人群中开展全面的性与艾滋病预防教育是预防青少年HIV感染的重要基础。但目前认为在一般预防HIV感染措施的基础上,青少年预防HIV感染的高效干预措施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