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滋病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医生如何对待艾滋病感染者
TUhjnbcbe - 2022/4/22 22:40:00
吉林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76.html
像对待所有病人那样对待。医生的使命不仅是治愈,有时,更需要与患者感同身受地一起面对疾病的威胁。艾滋病感染者的“恶性循环”过往文章里和大家曾几次谈起手术时的风险,但这些风险多是次生的,或者讲,不会直接在生理上危及医生本人。但当患者携带艾滋病病*时,手术便成了纯粹的“刀尖上的舞蹈”,稍有不慎,都会有职业暴露、从而感染病*的风险。正是因为对手术条件的严格要求,以及对医护人员潜在的感染风险,艾滋病患者们有时会遇到投医无门的情况,即使其中一些患者已经进入手术排期,仍会因此被要求出院。印度的艾滋病感染者

来源《低吟》(ASilentMurmur)当然,对于具备传染病医院来说,这样的做法是显然不符合《艾滋病防治条例》的。由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患者在屡遭拒绝后,出于观念和现实上的顾虑,便更不愿意将感染事实告知医生。而这对于执刀的医生来讲是十分危险的,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刀,一旦出现刺伤,便有极大的感染可能。如果提前知情,还可以在24小时内进行药物阻断,反之不幸感染,整个生活都会遭受重创。退一步讲,即使进行了药物阻断,也要承受服药期间头痛、腹泻,以及肝功能、肾功能损伤的影响。所以我能够理解医护们面对艾滋病患者时的焦虑与担忧。但截至年,中国共有艾滋病感染患者万人,而他们其中的很多人,也是需要做手术的。图片来源网络当你面对这样的患者,能拒绝收治吗?这既考验医生的技术,更考验医生的担当。医生的担当今天我们刚刚完成了一台手术,患者HIV阳性,肝内外胆管结石、十二指肠胆管瘘以及急性重症胆管炎。病例不是十分复杂,但因为患者情况特殊,需要加倍谨慎,好在手术最终顺利结束,期间没有出现任何差池。这寥寥几句看着云淡风轻,但其中医生的如履薄冰,是无法言说的。我想,医生的担当不是天生的,不是念完《希波克拉底誓词》、穿上白大褂后就自动获得的。每一个医生成长的路上,总会遇到这样的患者,期间总有犹豫、也总有顾虑,但最后,总会选择担当。从我们叩开医学这扇大门时,我们便不再允许它将任何一个病人挡在门外。战士无法成长于温室里,医生也是如此,如果你有一天觉得做一切手术都得心应手,那只有两个可能,一是止步不前、二是软弱逃避。疾病的隐喻手术虽然顺利结束,但术后想到那些仍在四处寻医的艾滋病患者,想到眼前这位病人出院后在社会中又要承受的压力,不免感叹。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曾论述到:“任何一种病因不明、医治无效的重疾,都充斥着意义。首先,内心最深处所恐惧的各种东西(腐败、腐化、污染、反常、虚弱)全都与疾病划上了等号。疾病本身变成了隐喻。其次,藉疾病之名(这就是说,把疾病当做隐喻使用),这种恐惧被移植到了其他事物上。疾病于是就变成了形容词。说某事像疾病一样,是指这事恶心或丑恶。”苏珊桑塔格

来源网络今天社会上艾滋病感染者所遭遇的种种不公和疾病以外的不必要伤痛,是人们一手造就的。甚至可以说,一些本可以避免的医疗事故,也是由于种种偏见导致的。我上述论及的所有手术风险,都只存在于手术室中,在实际的日常生活里只有极特殊的途径(体液、母乳等)才能进入人体,不必引起过度的恐惧。并且任何一种疾病从本质上讲都只是疾病,不涉及疾病以外的道德与风俗。我们在救治这位病人时,只是单纯地想把他治好,没有想其他宏大的事情,但我仍希望,不要把任何艾滋病感染者拒之门外。因为从根源上来讲,在这个社会上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门内的救助者与门外的求助者,本质上是一样的。而且医生不仅要治愈人的机体,如果能够,也应当治愈社会的精神,把艾滋病限制在科学的范围里,不要让它成为一种隐喻,不要让它成为社会的一片阴影,也是我们担当的一部分。在洒满阳光的世界上,只应有消失的疾病,不应有消匿的病人。文字/江行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生如何对待艾滋病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