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专家:沈银忠,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与免疫科主任医师
1月4日,“微博视频”公布了一起撤销婚姻关系的案例。
原告李某与被告江某是夫妻。年,二人奉子成婚。而后,江某告知李某自己身患艾滋病并且常年服药。所幸的是李某并未被传染艾滋病。
这次的撤销婚姻案件引起网友热议,真切地告诉大家一个事实——隐瞒艾滋病病情发生性关系、结婚,的确存在!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防范类似事件?究竟什么情况下,艾滋病才会传播?查出艾滋病,是否可以进行性生活?
女方没有被传染,
和男方长期吃药有关吗?
众所周知,HIV的传染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其中,性传播又是目前主要的传播途径。
女方已经怀孕,必然有直接体液接触的性行为。为啥女方可以“幸免遇难”?
沈银忠主任认为主要有2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和艾滋病患者发生性关系,概率上讲并不一定会感染艾滋病。性行为的方式、有无合并其他性病、接触的黏膜是否受损以及是否使用安全套等因素都会影响艾滋病的传播。
其次,男方长期服用抗HIV药物,可以将体内的病*载量降到非常低的水平,大大降低了对身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除此之外,长期规律地使用抗HIV药物还可以降低艾滋病的传播风险,可以降低性传播风险,在医生的科学诊治和指导下,艾滋病患者也可以生育小孩。
沈银忠表示,“我们推荐艾滋病患者尽早接受抗病*治疗。不仅有益于自己,能够将HIV对身体的影响降至最低;也有益于他人,降低将HIV传染给他人的风险。”
但要注意,这个抗HIV药物必须终身服用。“如果不吃药,体内HIV病*就又‘来’了。”
婚检能预防这类问题吗?
我能从医生那里得知配偶病情吗?
网友讨论的另一个焦点落在了“婚检”上。然而,沈银忠表示,网友们可能要失望了。因为婚检通常不会常规做艾滋病相关的检测。
“如果想要了解对方是否患有艾滋病,需要单独提出要求进行检测。
另外,医务人员通常不应首先直接告知患者的配偶,TA是否患有艾滋病。但患者本人有相应的义务,告知自己的配偶。”
因为夫妻双方是要共同承担疾病所带来的经济、健康风险的。
尤其是有可能影响配偶健康的性传播疾病,更应该告知对方。这样,才是对自己、对配偶的生命健康负责任的行为。
如果与艾滋病患者发生了无保护性行为,
还有补救的办法吗?
近年来,艾滋病的患病率逐渐升高。还有不少人,在与陌生人并不了解的情况下,发生了无保护性行为,结果发现自己感染了HIV。
绝不鼓励这样的行为——性行为一定要做到安全为先,对性关系慎重,且全程戴套,尤其是同性恋群体等高危人群。
但如果万一发生了高危性行为,而且对方凑巧是艾滋病患者,有“后悔药”可以吃吗?
“有的,”沈银忠主任说。
通常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后,要先去医疗机构评估是否确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有些人只是接吻、拥抱等行为,结果自己过于紧张,跑去买药吃。
这种行为,我们不推荐!
是否需要进行阻断治疗,都要由专业的医生评估,再采取下一步的措施。
而且越早阻断,患艾滋病风险就越低,最好是2小时以内就能进行阻断治疗,最迟不要超过72小时。
一旦进行阻断治疗,需要规律服用28天,并且密切检测不良反应。
在使用阻断药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再进行高危性行为,一定戴套!
作为普通人,如何预防艾滋病?
沈银忠认为,要预防艾滋病,要先了解艾滋病。
1、要防艾,但不要恐艾
总有人担心,和艾滋病患者牵手、一起吃饭,就会染上HIV,这其实是错误的认识。
恐艾的情绪会导致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疏远,反而不利于艾滋病的筛查和规范诊治。
虽然现在艾滋病没有特异性的根治手段,但抗艾滋病药物已经能够很好地控制HIV的复制,将HIV对人体的损害降到最低,重建机体的免疫功能,延长患者的寿命,艾滋病患者也就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
2、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艾滋病是传染病,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方面去预防。
对于已经患有艾滋病的患者,积极筛查,并且规范接受治疗。
传播途径:
避免HIV感染的高危性行为,采取保护措施;
如果孕妇患有艾滋病,需及早筛查,并使用阻断药物,也可以降低传染给新生儿的风险;
医务人员侵入性操作时,注意做好职业防护。
最后,沈银忠指出,“防控艾滋病,应该由医务人员、公众共同来推进。”
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当熟悉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增加艾滋病筛查的力度;而公众应当增强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主动检测是否患有艾滋病,尤其是有高危行为的人。
艾滋病并不可怕,不要恐惧,但要科学防治,每个人均要为艾滋病的防控做出自己的贡献,共同营造美好的社会。
更多精彩文章:谁是河北“1号病人”、传染源来自哪里?六问河北疫情
久坐一族,世卫组织劝你站起来多走几步!赶紧看看吧!
太突然!年仅25岁女演员猝死!为什么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心梗?
收藏!2年24小时养生表来了!照着做健康一整年!
2全年健康养生月历来了!跟着做,新的一年疾病都绕道走!
年纪越大,越该好好喝水!缺水对身体危害太大了!
本文首发于医学界妇产科频道(yxj-fck),部分内容有删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编辑:王楠审稿主任:杨小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