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热搜,喜忧参半。
有好消息。
#全球第二例艾滋病治愈#
当地时间3月10日,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艾滋病病*》(LancetHIV)发表最新成果称,「伦敦病人」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后,目前血液内已经无法检测出艾滋病病*。
但坏消息更多。
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持续扩散。
NBA本赛季已经被迫暂停,日本甲子园春季选拔赛取消。
这其中最令影迷心疼的。
是现年63岁的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及其妻子丽塔·威尔逊确证感染新冠病*。
在推文中他称:
「我们像得了感冒一样感到有些疲惫,还伴随着一些身体上的疼痛。丽塔有些反反复复的寒意,也有些轻微发烧。」
表明自己和妻子会根据要求进行隔离治疗并及时更新情况,也希望大家能够照顾好自己。
寥寥数语,却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成为推特热搜第一。
汤姆·汉克斯是好莱坞首个公开新冠确诊消息的名人。
对于前段时间对疫情始终没有足够重视的美国主流舆论和普通民众来说,这无疑是个重要信号。
疫情迅猛,形势严峻。
-nCoV和HIV。
这两种肆虐全球的病*,一个仍在快速蔓延,一个即将迎来攻克。
人类的悲与喜,在今天以一种极为讽刺的方式并列出现。
而且更为巧合的是。
它们都与「汤姆·汉克斯」这个名字有着紧密关联。
不懂这话是什么意思?
耐心往下看。
汤姆·汉克斯的代表作《阿甘正传》,世界皆知。
曾包揽了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主角等多项大奖。
影史上的一座丰碑。
电影里的故事很多都能轻松复述出来。
以「阿甘」自强不息的成长经历为脉络,串联起美国历史上的诸多重大事件。
包含但不限于:
肯尼迪总统遇刺、越南战争、阿波罗号登月、中美乒乓外交、水门事件…
阿甘的成功,是当年「美国梦」的最佳注释。
他不懈努力,又不乏幸运。
从一无所有,到应有尽有。
但从头至尾,他真正强烈渴求过的,只有一个——
他爱了一辈子的女人,珍妮。
参加越战之前,珍妮曾嘱咐他,遇到危险就「跑」。
阿甘起初并不理解,为什么要在战场上做逃兵。
直到意外遇袭,这句叮嘱才突然涌上心头。
结果他不仅跑得比谁都快,还把所有受伤的战友都背了出来。
在战后受到褒奖之时,他告诉珍妮:
自己其实什么都没做,只是完成她的嘱咐罢了。
他对她言听计从、钟情一生。
可惜两人的关系一直分分合合、磨难重重。
等到珍妮终于放下心理的负担和阴影,决心回归到阳光积极的生活,坦然地面对和阿甘的感情时。
一切却又太晚了。
她患上了不知名的病症。
珍妮说,我染上了一种病*,医生也不知道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治疗。
从状态看似良好,到生命快速衰竭而死。
一切发生得非常迅速。
影片中并没有具体交代这致命病*的名称。
但结合她曾经吸*、滥交的经历,以及美国七八十年代的历史背景,其实不难猜出:
她患上的正是艾滋病。
年6月,美国疾控中心(CDC)第一次公开通报了艾滋病病例。
但在当时,人们并不清楚它的传染性和严重性,一度认为这是同性群体范围内才会有特殊疾病。
直到年9月24日,CDC才确定将这一疾病明确命名为AIDS。
又过了一年,病*体才被成功分离出来。
而珍妮,死于年3月。
而这场悲剧背后,所呈现的不仅仅是艾滋病*即将在美国,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蔓延。
更令人痛心和绝望的,是一场关于懦弱、自私和贪婪的人祸。
为什么用了「人祸」这个词?
在于三个字,不作为。
前面说过,从年开始,美国就已经发现了多起艾滋病病例。
当新型的疾病出现,国家本该第一时间担起保护国民的责任。
在当时,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号称拥有世界上最成熟的医疗技术和最广泛的公共卫生体系。
充足的医疗经费和专业的科研机构,理所应当迅速投入研究和应对。
然而,因为第一批发现的病例大多集中在性少数群体身上,加上当时美国社会恐同情绪严重;
官方「恨屋及乌」,对此置之不理。
当时舆论将其称为「同志病」;
甚至有民间声音认为,那是「来自上帝对这些异端的惩罚」。
尽管异性恋和女性患者也在大量出现,但偏见依然根深蒂固,难以动摇。
一直到年,里根总统才第一次公开演讲中使用了「AIDS」一词。
六年时间,美国官方几乎什么都没有做。
无视来自民间医疗机构和科研人士的呼吁,不为艾滋病研究划拨足够的经费。
(公益组织ACTUP要求尽快批准治疗药物)
关于这段历史,电影《平常心》中就有过细致刻画。
病*在扩散,病患在死亡,但公众依然无动于衷。
朱莉娅·罗伯茨饰演的医生努力想要为其争取权利,却遭到官方一次次的无视甚至嘲讽。
时至今日,将艾滋病恐慌与同性恋群体过度捆绑的歧视依然大范围存在。
但事实上,根据《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年)》显示:
截至年底中国现存艾滋病病*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5%,其中艾滋病病人8.5万人,年新发艾滋病病*感染者5万,因艾滋病死亡2万人,在5万新发感染者中,异性性传播占44.7%,同性性传播占12.2%,注射吸*传播占42%,母婴传播占1.1%。
截至年,全球已有万人死于艾滋病。
没有人能在这场病*的蔓延之中独善其身。
同样的话,也可以照搬到此次的新冠疫情上来。
人类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着相同的错误而不知反省。
面对潜在的危险,不是盲目自信,过分轻视,就是反应过度,滋生歧视。
武汉官方早期对疫情的轻视、隐瞒,及其产生的严重后果,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
美国也在重蹈覆侧。
之前,美国有至少10个州陆续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议员也致信特朗普,要求其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的全国紧急状态声明。
但特朗普却迟迟未有回应。
节选自:BBCNews中文网
「传播可以得到控制」
「很快会降为零」
多么令人熟悉的措辞。
直到今天,特朗普才正式承认新冠病*的严重性,颁布禁旅令。
都说每一条生命都值得尊敬。
但人类历史似乎总在说:人命有价。
不然,为什么每一次危机,总要牺牲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促使群体有所反应?
官方滞后,便更需要民间力量的发挥。
这其中,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其实起了不小的作用。
很多人或许并不知道。
艾滋病疫情最终能够在美国得到普遍重视,一位好莱坞巨星功不可没——
西部硬汉洛克·哈德森。
洛克是五六十年代好莱坞最当红的银幕小生,以硬朗又不失风度的形象成为无数美国少女的梦中情人。
多次被影迷们评为「最具男子汉气概的演员」。
还曾凭借着与詹姆斯·迪恩、伊丽莎白·泰勒合作的《巨人传》一片,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颜值与演技双双在线。
在当时,观众们都认定,现实的洛克一定和银幕形象相同,是个不折不扣的异性恋。
但极少有人了解,他被媒体所报道的数段异性恋感情经历,其实都是为了隐瞒自己的同志身份而捏造的。
因为在那个年代,大众并不接纳性少数群体。
为了维持自己的演艺事业,他不得不出此下策。
年(连总统都还没公开承认艾滋危机的时候),洛克主动对外公布,自己被确诊患有艾滋病。
也公开承认了自己的同志身份。
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美国社会。
大小媒体无休无止的讨论,首次将美国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了这个致命的新型病*之上。
即使在当时,艾滋已经在全国传播了五年。
数万美国人已经或即将死于艾滋病,数十万人已经感染了病*。
若不是他的公开发声,仍然很少有人注意到身边正在不断恶化、不断蔓延的疫情。
洛克和里根夫妇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岁月里,洛克始终在努力呼吁人们公正对待同性恋群体和艾滋病患者。
尽力扭转社会对同志和艾滋病人的狭隘偏见。
同年10月,洛克病逝。
在去世前,他留下了绝笔:
我从未公开过自己的私生活,但当我的生活公诸于世,我就有很多话要说。
很多人认为艾滋病*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但我认为它的作用是教育人们要懂得爱,更珍惜彼此之间的感情。
除了洛克·哈德森,他的好友伊丽莎白·泰勒也始终站在抗击艾滋病的最前沿。
她勇敢地与洛克手挽手,面对媒体,面对美国观众,面对世界。
亲身向大众证明,艾滋只会通过特殊途径传播,我们应该携手致力于这场「战疫」。
年,第一部抗击艾滋病题材影片《早霜》播出。
正面、直接地探讨了艾滋病的传播和治疗。
这部片子的循环播出也渐渐让大众恢复了抗击艾滋病的信心。
年,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费城故事》上映。
成为第一部直接反映艾滋病患者生存境遇的好莱坞电影。
好莱坞很清楚,电影和电视界有责任、有义务对时下的严峻形势做出回应。
此后,包括《断背山》《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在内的一系列题材电影,在奥斯卡这样的平台上予以直接的支持和肯定。
都是在呼吁民众尊重性少数群体的人权与平等;
也在进一步推动社会和国家加大对抗击病*的投入。
而今天,汤姆·汉克斯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自己的确诊信息,从客观层面上,也起到了警示作用。
让对新冠病*掉以轻心的美国民众,有所醒悟。
或许有人会质疑鱼叔。
你把艾滋和新冠病*放在一起聊,是不是太夸张了?
夸张吗?
去重新回想一下国内疫情刚爆发时候,官方的轻视和压制,民众的恐慌和紧张,有多少相似之处。
说到底。
案例虽不相同,但道理却都是相通的。
即便再往宽泛了说,鼠疫、埃博拉,甚至是切尔诺贝利的核灾难,给予人的教训都是一样的。
病*可怕,但因错误观念而造成的人祸,却在变相加重疫情的传播。
负面影响甚至超过了灾害本身。
来源:InitiumMedia
以及,这时候还需要再重新讨论那个「明星是否该发声」的无聊话题吗?
疫情当前,我们的身体被迫彼此隔离,以防止病*扩散、流行。
但关于病*的任何信息,都不应该在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彼此封闭。
如今,世卫组织已经将新冠定性为全球大流行。
这是一个需要搭建桥梁、共同协作的时刻。
任何用墙隔绝真相的行为都只会得不偿失。
别再重蹈覆辙,重写令人惋惜的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