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sWeLens
最新出版的《经济学人》杂志,封面故事是一则讣告——讣告的”主人“是冰岛西部的一座冰川,叫OK冰川(Okjkull),终年岁。
今年8月,包括冰岛总理在内的来人,为它举办了一场葬礼。
而就在9月22日,数百人又在瑞士为皮佐尔冰川(Pizo)举行了葬礼——这座海拔约米的冰川,自年以来融化了近九成。
这两座冰川都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消失的。
近期有多家国外知名媒体,将封面留给了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话题。还联合发起了“现在就报道气候”的行动。
为何会如此集中发声?
答案其实在我们之前推送过的IPCC的报告里已经有了,因为:
“非常震撼”
“非常令人担忧”
OK冰川在年就大规模融化停止了移动,因此被科学界称为“死冰”,它将逐渐消融成混杂着泥沙和砾石的冰碛。
OK冰川是冰岛第一座从冰川名单里被除名的,但不会是最后一座。
自年以来,冰岛被冰川覆盖的面积缩减了平方公里。仅在年至年冰川面积就减少了平方公里。
还有不少知名的冰川也面临着威胁。
逐渐消融的OK冰川
冰岛人将他们的国家称为“冰与火的土地”,冰川规模性融化后,冰岛的气候特点、水文、动植物群落都可能发生剧烈的变化,火山运动也可能更加频繁。有冰岛人担心,他们的国家会变成“火的土地”。
OK冰川并不偏远,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郊就可以望见它,如果开车行驶在环绕这个国家的公路上,你也能在很长一段路段看见它。
但它不会让人印象太深刻。
《经济学人》在为OK冰川的讣告中写道:
它不像周围的冰川那么漂亮,其中斯奈山冰川通体覆盖着完美的火山锥,在儒勒凡尔纳的小说里,这里是通往地核的通道。
它也不像斯维纳山冰川那样呈现出超自然的蓝色,斯维纳山冰川因此美景被《权力的游戏》选为取景地。
在冰岛,这个被冰川覆盖了11%国土的国家,OK冰川很容易被忽略。
OK冰川坐落在一个因冰川运动而形成的小山谷里,盖在一座山顶被削平了的盾状火山上,就像一件白色的斗篷。
火山叫作OK,冰川也就沿袭其名。
OK冰川曾在冰岛史诗里露过一次脸。
当时,写下那些史诗的先民之一正骑着马穿越冰岛,正好路过这里。
在他的笔下,天空是“矮人的头盔”,大地是“奥丁的新娘”,而OK冰川是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已经死了的女怪。
而刚刚开始被压缩进山体的白雪,则是巨怪胸口的一抹乳白。
她为什么会躺在这儿是一个谜,故事到此戛然而止,没头没尾。样貌怪异,名字也怪异,OK冰川是冰岛人的一个笑柄(如果他们听说过它)。
OK冰川的名字还有另一个释义:“负担”——似乎被看作是那座死火山背负的一个重担。而这个负担越变越大:
在之后的几百年里,每年雪季,它都变深变重一些。在四五十米的深处,它的冰层就像显微镜下树木的年轮一样密密麻麻。
它变成了一条流动的、有生命的河,就像北欧宇宙论里开天辟地的冰河一样。
它开始慢慢地爬下山坡,也许每年能移动半米,沿途的山石都被它吞进肚里,基岩也被它划出了深深的伤疤,它长出了手脚。
虽然OK冰川从没大到能长出口鼻,但无论如何,它也为雕刻出如今的冰岛出了一份力。
冰岛,这个国家的每一处地貌都有一段历史、一段神话故事,而OK冰川也是历史的见证者之一。
有的时候,OK冰川是一个让人害怕的邻居。
在天气温暖时,它的融水会淹没农场。因为水中掺有太多被腐蚀的基岩,融水都变成了浑浊的乳白色,在农场里留下一片淤泥。
而在最苦寒的严冬,它会膨胀发福,吞并周围的牧场。走在它身上是一场冒险,敞着口的冰缝下面是数百米深的蓝色冰崖。
而有时,它又是个温和的伙伴。到了晚上,如果它的西侧闪耀着红光,就预示着明天有个好天气。
人们相信,当春天到来的时候,OK冰川用一种独特的气味来报春。一些人想象出它有严厉而深沉的嗓音,岩石上粗糙的条纹,是它写下的自言自语。
当地溪流发源于这里,养育着那儿的居民。
它的水冰冷、古老且纯净。
冰川一般需要历经数百年或千年时间累积而成。当冬季积雪量超过夏天消融量时,冰川面积就会增加,反之就会逐渐减少。
年,地质学家估算OK冰川覆盖的面积有公顷,也就是6.2平方公里。在一张年绘制的地图上,它的范围似乎更广,达到了3公顷。
然而悄无声息地,它在20世纪逐渐萎缩:
年,它的面积只剩公顷;
年,公顷;
年,大约70公顷。
为OK冰川开出官方“死亡证书”的,是冰川学家西古德松给。他在年拜访这里,发现OK冰川积雪融化的速度超过了它重新生成的速度,冰层变得太薄了,厚度甚至低于了40cm!它已经不能再流动了。
西古德松将它的死因认定为“人类造成的过分的夏季高温”。
但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件事,无论在冰岛还是其他地方。
OK冰川从来不曾吸引过游客或雪上运动爱好者。所以当它继续萎缩下去,变成几片被割裂的、零散的雪场,直到最终变成一片火山口湖,没有多少人为此抗议和呼号。
直到美国的两位人类学家,多米尼克波伊尔和西敏维恩,在年来这里拍摄了纪录片《NotOk》,事情才得到重视。
《NotOk》以冰川的第一视角,完整记录了年起的融冰过程。今年8月,包括冰岛首相、一些作家、*治人物还有学生,大约多人,集聚在OK,这座曾经闪耀着蓝白色光芒、但现已不存在的冰川前,为它的离世举行了一场葬礼。
在葬礼上,冰岛总理说:“气候危机的后果就摆在眼前,我们已经没时间去输了。”
一个高中生为OK冰川献上一首诗:
“OK,被当作负担的冰川
它终于受够了
无知人类的恐怖行径,人们不知道
如何兼顾利益与道德的关系。”
参加冰川葬礼的人们在光秃秃的山间跋涉。“他们在裸露出来的棕黑色山石间攀爬了两个小时,如今那里看上去就像是月球表面。虽然是夏末时节,但他们必须穿着防寒服,戴着滑雪帽来抵御瑟瑟寒风。”
一块铜制的墓碑,上面刻了一封“写给未来的信”。信中记录了OK冰川的死,也提醒在未来的年里,冰岛所有的冰川都可能陆续消失。
一群高中生将墓碑埋下,碑文里宣告:
“我们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也知道需要做些什么。但只有未来的你们能获知,我们是不是真的做了。”
OK冰川的墓碑。碑文的最后一行字是“ppmCO2”,这是今年5月测出的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这块纪念碑永久地记载下人类做过些什么。
当然,这个墓碑还是为活着的人所建。对OK冰川来说,一切为时已晚。但是否能从中取得教训,及时采取应对,就是接下来我们的举动了。
这样的变化不只是冰岛发生。
今年,人类刚刚经历了年以来最热的6月:阿拉斯加冰川融化的速度比之前预期的快倍;瑞士人不得不给一些冰川盖上“被子”;8月,格陵兰岛一天内亿吨冰融化……
而据科学家估计,如果不加以有效干预,到2年,冰岛上的冰川将全部消失。
“在下山的路上,一些人打碎了挂在岩石上的残冰,他们吮吸冰块,希望最后一次尝尝OK冰川的味道。但这真是冬雪留在人间的一点残念,他们很快就消融了。”
《经济学人》讣文的结尾如此写道。
“是时候行动了”
上周的《时代》杂志封面也是聚焦“年:人类如何生存”,尤其是在发生类似亚马逊森林大火、各地台风肆虐这样的事件之后,它们都超出了以往的“常规”。
这期封面邀请了沙雕艺术家保坂俊彦(ToshihikoHosaka)的团队,在东京的郊外,花了14天完成了一个长29.4米、宽19.5米的巨型实体封面,再从空中拍摄而成。
《自然》杂志则更直接,在封面上写着“是时候行动了!”
这是《自然》杂志与多家媒体一同发起的“现在就报道气候”的行动,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集中刊载探讨气候变化的文章。
地球在燃烧。今年“世界地球日”的时候,《华盛顿邮报》挑选出23篇他们发表过的环保题材报道,为每一篇报道都制作了专属杂志封面,连同上图这幅专题策划封面,一共24张。
《华盛顿邮报》解释说:“每一篇报道都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地球正面临的严峻问题,它们都值得拥有一张封面。”
这个世界要被烤化了。这篇报道的作者说,虽然人们都听说过全球变暖,但似乎对它的危害一知半解。
撒哈拉沙漠在不断扩张,把周围的土地变成沙地。类似的事情发生在世界各地。
植物枯萎,昆虫死亡,不少生态系统已经换了面貌。
一项研究显示,过去几十年,德国自然保护区的飞虫数量减少了76%。年有生物学家估计,甲虫和蜜蜂等无脊椎动物的数量在过去35年里减少了45%。生态链环环相扣,它们的危机可能酿成整个地球的危机。
森林大火和树皮甲虫杀死了蒙大拿州的森林。现在,它是二氧化碳的释放者,而不是吸收者。
环境变得更干燥,植被也枯萎了,这些原因导致了年北加州卡尔大火。这次大火烧毁了11万英亩土地,相当于三个旧金山。
因为全球变暖,两极冰盖融化速度远超预期。如今南极每年融化的冰量是30年前的6倍。
北极熊失去了家园。
海平面上升,首当其冲的是面积不大的岛国。他们的淡水已经被海水污染,下一步可能是被淹没。
包括威尼斯在内的约40处地中海文化遗址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冰盖融化并不需要气温上升很多。在过去的年里,虽然温度只上升了一点点,海平面却已升高了6-9米。也许有一天,我们都将生活在水下世界里?
随着水温升高,赤道地区的鱼类正在离开原来的活动区域,寻找新的栖息地。
其它的海洋生物则在神秘死亡。受一种神秘病*影响,加利福尼亚北部海岸的向日葵海星几乎消失,它的连带效应正在让此地的生态系统崩溃。
珊瑚白化速率是年代的4-5倍。《自然》杂志最近刊发的一篇文章说,如果气温持续以目前速度变暖,到年,全世界的珊瑚礁将全部消失。
阿拉斯加的永久冻土在融化,那里的海岸线正以每年30个足球场的速度后退。
冻土层融化而成的水释放出之前被冰封的甲烷气体。湖泊冒着气泡,像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
研究表明随着气候继续变暖,台风发生的频率会增高,危害也会更大。年,弗洛伦斯飓风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从一级飓风跃升为四级飓风。
因为生成的环境更加温暖潮湿,它裹挟了更多水分,造成了比预期更严重的洪涝。
因为气候变化,葡萄酒行业的格局变了。大生产商四处寻找像上世纪70年代的法国产区那样合适的种植地。
而人类做了什么呢?如今燃煤电厂的排放量是史上新高。
特朗普带着美国退出了《巴黎协定》,他们曾经是环境议题的领*者,但现在,他们似乎觉得地球的事与他们无关。
我们正面临的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世界大战。“绿色新*”是这个星球目前正需要的吗?它会让我们陷入一个无法取胜的泥潭吗?
站出来的居然是一帮未成年的小孩。他们说:“我们不想让我们的星球死亡。”
事情的确很紧迫,去年底发布的IPCC报告,由全球数百名顶尖科学家,准备了近三年后推出。这份相对保守的报告中指出:
应将全球气温升高限制在比工业革命前高1.5C以内。年签署《巴黎气候协定》时,目标还是2C,当时人们还没意识到问题如此严重。
“未来几年可能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几年”报告主要作者、科学家黛布拉罗伯茨说。
近年来不断增多的极端天气
而法国科学家近日更警告称,温室效应问题比人们先前想象的要严重,最坏的估计是:到2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增高7摄氏度。
虽然有很多种举措可以避免我们走到这一步,但因为耗资巨大、且很多*府首脑态度消极,所以导致了悲观情绪的产生。
想了想,我们几十年后的晚年,真的是哪个方面都不轻松啊!
转载请联系后台
主要参考资料: